江西宁都县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县份,始建于三国嘉禾五年。现有450多个姓氏,据谱牒记载,其中有130多个客家姓,客家先民迁入的年代最早为西晋初,大部分在唐宋时期。这是赣闽粤客家大本营中,绝无仅有的知名纯客县。该县有一批功底扎实、辛勤耕耘的客家研究专家学者,近几年出版了《早期客家摇篮――宁都》、《孙中山客家始祖在宁都》、《宁都客家姓氏综观》、《赣闽粤台丘氏溯源》、《易堂九子年谱》、《宁都方言志略》、《宁都史话》、《易堂正气录》等有关客家著作。现在又将《早期南迁汉民?客家第一姓――宁都赖氏》一书付梓印刷。这些著作是客家研究的喜人成果。劳格文博士多次到宁都考察,并仔细阅读和研究了这些成果,十分欣赏,认为宁都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确立了在客家发展史中的显著地位,对客家民系的成长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劳格文遂写下:“宁都早期客家摇篮名不虚传”的题词。
承刘劲峰先生辱请,再经邱常松先生每隔三几天便来长途电话催促,委我写序,经不起他们的热诚感动,只好硬著头皮写下此序。
我的最大踌躇是因为我对赖氏始源的研究是门外汉,不是这方面的权威学者。可是这十多年来推动客家学研究工作的过程中,我确切了解,在劳格文博士深入田园调查的研究工作下,他的确建立起一支能做事、又认真、更硬颈的研究团队,他们遍及粤东、闽西与赣南。在赣南的研究人员便是刘劲峰、罗勇、邱常松等。其中一个田园调查重点便是宁都。而宁都的最大的收获便是谱牒的发掘。据劳格文博士告知,现在在赣南宁都等县发现的谱牒非常可观,而且历史久远,都是原始性的文件,是有好几千件个案。统计数字之多,学术价值之大,不仅破了中国历史,同时也是世界同类研究所未见,其中工作做得最具体、深入、完整的要推宁都。记得我在2001年10月岭南大学族群与华人经济研究部为“宁都谱牒展“在香港展出开幕仪式上指出:三十年代罗香林教授写了一部很.有价值的客家五次大迁移的著作,首次很有系统而又客观地勾划出客家先民由中原南迁后历经将近七百年,定居在闽粤赣三角山区后,仍就不断远播遍及整个中国西南各省和海外。这个历史事实的考证完全得力于劳格文率领其工作团队所收获的巨大数量。若将这些收获加以更深入而全面去考察,学术上的收获当更加以倍数计。
姓氏在全球族群都有类似中国的做法,主要功能是家族联络的标志,但能够像中国人那种持之有恒的却少之又少。而在中国众多民系中,时至今天以方言群来分类,却要推客家民系最能坚持延续他们的谱牒工作,这个事实可以从劳格文博士的工作收获得到证明。
在达尔文及其它人类学家的巨大科学发现中,证明到越是高级的动物,便越能规避血缘近亲交配,人类更是如此。但在人类聚族而居的久远历史发展中,要实实在在做到不近亲结婚,却难之又难。可是在国际客家学会筹组的数次研讨会中,曾有学者将一个客家姓氏经历超过l 50年
的婚姻加以分析,发觉同姓联姻的没发生过。甚至与另一姓通婚的也不曾超过三个个案。由此可见,客家族群对于规避同姓联姻是多么坚持。这既是他们的文化,也是他们对遗传学的科学认识。他们深知近亲联姻会导致人的素质的低降。由此可见对于姓氏的研究,不但有文化的价值,同时也有科学的价值。近代科学家花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去研究其它灵长类的结亲状况,希望从中了解他们的进化历史,但对于人的同样研究却乏善可陈,我想若果我们的客家研究能针对姓氏既作为客家发展源流历史的进程来探究,又当作人类结亲的建制来研究,从中去窥探一个族群的进化素质,从而把客家学提升到世界人类科学研究的水平,这将是颇具学术价值的一个瑰宝,愿我客家学研究的同仁共勉之,是以为序。
(写于香港新界加州花园)
※郑赤琰:国际客家学会会长,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秘书长,澳门客家崇正总会常务副会长;历任香港中文大学、岭南大学教授及“族群与海外华人经济研究部”主任,1975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郑博士是国际著名政论家和客家研究学者,出版发表过大量颇有影响的著作论文。
序
刘劲峰
很早就听说宁都赖氏是客家族群中最早的姓氏之一。记得许多年以前,余读到著名历史学家、客家学一代宗师罗香林先生所著的《客家研究导论》及客家先贤赖际熙编著的《崇正同人系谱》,里面曾以较多的篇幅谈到客家赖氏的源流,称:赖氏系出春秋时有赖国,其后遂以国为氏……遇子匡显于义熙时,见晋室凌夷,遂告归。其子硕,字仲方,晋末丁世变,避居南康,寻迁揭阳赤竹坪家焉。揭阳后改虔化,今江西宁都也。自仲方传十一世朗之子毙,宋初流寓福建上杭之古田。毙之曾孙朝美举进士,迁永定。朝美之子孙复分居闽粤各州郡(有的后来又分迁到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各地)。之后,为从事客家传统社会的专题研究,余曾到过赣南的许多个乡村,并在龙南杨村、石城秋溪、安远圩岗、上犹五指峰等地接触到许多赖姓人,他们也都一个个捧出老家谱,声称他们的祖先来自江西宁都。为什么这么多的客家赖姓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认定他们的祖源在宁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客家赖姓的先辈们又如何会从宁都这么个看来并不十分起眼的县份流徙到闽粤各地去?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吾的心头。如今看了由宁都客家联谊会编著的《早期南迁汉民?客家第一姓――宁都赖氏》,才恍然大悟,原来,宁都正处于地形相对封闭、生产生活资源相对富庶的客家大本营――赣闽粤边的大门口。早在晋代,赖氏的先祖赖忠诚、赖仲方为躲避战乱,便几度率先进入了这块有地可耕的乱世乐土。之后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生殖繁衍,赖姓的人口越增越多。为了开辟新的天地、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其子孙逐渐告别故土,并播迁到了闽粤及海外各地,这也就并不奇怪了。
其买,仅仅从血统上去追寻世界各地的客家赖姓人是否一定都出自赖忠诚、赖仲方一脉,余以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就象所有的中国人都认定自己是炎黄的子孙,龙的传人,所有的客家人都认同自己的祖先都来自中原一样。这实际是对一种文化的认同,且这种认同是
经过数以千百年的孕育,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自然而然地成长出来的。正是由于这种文化上的认同,所以人与人之间就有了一种特殊的亲情与乡情关系(不管这种关系是模拟的还是非模拟的),有了坚而不摧的族群凝聚力。凭着这种亲情、乡情关系与象磐石一样坚固的族群凝聚力,人与人之间就有了一种相互协作、团结互助的力量,以支持社会中的每个成员能在各种复杂而艰苦的生存条件下茁壮地成长、壮大,并由此维护了国家的永久统一,社会的长治久安及社会经济、文化的长足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
类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之一。
宁都县的党政领导及学界同仁非常懂得文化的魅力及文化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中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他们凭借自身的文化优势,把弘扬客家优秀文化当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拟选取本县中历史较长、在客家地区影响较大的若干姓氏的源流进行深入的研讨,以期把宁都的客家人与世界各地的客家人联系到一起,实现“让宁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宁都”,从而有效地促进宁都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大发展的目的。宁都党政领导及学界同仁的这种想法与做法令人十分敬佩。
二00二年九月底,余陪同世界著名汉学家、法国远东学院劳格文博士来宁都进行客家传统村落的考察。期间,宁都县客家联谊会会长宁永红先生、副会长赖国芳先生将他们已编好的《早期南迁汉民?客家第一姓――宁都赖氏》示余,并嘱序之。余虽不才,但有感于家乡领导及学界同仁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故不揣浅陋,书以数言,以志其贤。是为序。
(2002年10月10日于福建厦门)
※刘劲峰:江西赣州市博物馆研究员,赣南文物考古和客家研究学者,宁都县客家联谊会顾问。参与劳格文博士主持的研究课题颇有成就,出版发表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客家传统社会丛书》的有关专著。
(宁都赖氏)第一章 源流衍播篇
(
一、引言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成员,是一个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中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泛,影响最深远,人数最多的民系。对客家的研究,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历史与现实意义都很大。本专著讲述的是客家民系中最早的客家姓氏究竟为何姓?要弄清这一问题,先要了解客家民系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迁徙源流轨迹,全面探究客家民系大本营中主要纯客县的各姓迁居的年代。我们广泛收集了赣闽粤一些纯客县有关姓氏的专著、论文、谱牒等,进行研究,展开分析,深人稽考,全面比较,实事求是,防止杜撰和主观臆断,以翔实史料为依据,使人们确信客家第一姓非宁都赖氏莫属。
首先,要搞清楚何谓客家?这是学术界几代人共同努力,试图获得共识和以期解决的问题。也是自客家人崛起于世之后,世人共同瞩目和关心的问题。
长期以来,海内外学术界对客家的界定众说纷纭,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学术视野开阔,富有创见,在学术界卓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对客家研究推出了有理有据,层次较高的成果。在此,要特别提请注意的是我国最早系统研究客家历史源流,并且取得瞩目成绩的一代宗师罗香林教授。他是广东兴宁客家人(1906―1978年),字兀一,号乙堂。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广东文理学院院长、香港东方研究院院长、中山大学教授、香港大学终身教授。他潜心研究客家,出版了一系列客家问题理论专著。1931年出版的《客家研究导论》、《国父家史源流考》、《客家源流考》等一批论著,尤其是前者,被学术界公认为了解和研究客家问题必读的经典性著作。该书共九章,计25万字,集中系统地论述了客家源流、客家分布及其自然环境等问题。他对客家民系的形成问题,不仅集前人的研究之大成,而且作出了开创性的建树,提出了关于客家源流“五次大迁徙”的结论。作为客家人,要了解客家源流历史,罗香林的论述是有必要仔细阅读的。现择要介绍如下:
古中原地区(包括长城以南、长江以北的辽阔地xL)的汉民,第一次以受西晋末五胡乱华所引起,主要起于战乱。永嘉以后,中原避难的汉族人,向南播迁,远者已达江西的中部、南部。故自东晋至隋唐,可说是客家先民自北南迁的第一时期。此间客家先民从中原渐次南迁进人赣中赣南地域。
第二次是上一次逃难后的客家先民居地,乃是黄巢起义时期的要冲,为着求安,于是他们只好再向别的地方奔避而去。当时全国云扰,民无宁居,惟江西东南部、福建西南部及广东东部、北部,侥幸未受巢乱,比较堪称乐土,这就是赣闽粤三省边区,是以赣南为中原南迁汉人最集中的聚居地。唐末五代及两宋之交有许多南迁汉人多由赣南迁入闽西及粤东、粤北地区。
第三次是不久又遇元人的入侵,宋高宗南渡,客民迫于外患,不得不再次迁移,或者辗转逃人广东、福建两省边区,或者奋起勤王,随从帝驾,战死于广东南部的冈州或珠江三角洲的崖门,而其结果,前面的客家人疲于奔波,背井离乡,择居深山老林;或隐姓埋名,徙居异地。则成为客家第三次的迁移运动。
第四次明末清初,受满州人南下影响,客家人再迁粤中及滨海地区及台、桂、湘、川、云等地,也有部分返迁赣南。
第五次是太平天国起义失败之后,导致客民再次迁移,一部分已向海外南洋各国各地迁徙,使客家走向世界。
罗香林的以上大迁徙论点,是客家历史上的五次大规模南迁背景和轨迹。然而,各个朝代因种种原因(如战乱灾荒、经商作艺、逃避徭役、官职迁调、移民屯田等)零散、小规模迁徙却从未间断。不仅限于这五次大规模迁徙。学术界对客家概念有不同表述,在此恕不一一介绍。现仅介绍一些权威辞典工具书对“客家”词目的诠释,因为这些释文是经过许多专家学者集体论证研究的成果,且多年沿续推介给读者,可谓是集体研究的结晶。
《辞源》(商务印书馆,2002年修订本):汉末建安至西晋永嘉间,中原战乱频繁,居民南徙,北宋末又大批南移,定居于粤、湘、赣、闽等省交界地区,尤以粤省为多,本地居民称之为客家。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缩印本):是汉族的支系。相传西晋末永嘉年间(4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到唐末(9世纪末)以及南宋末(13世纪末)又大批过江南下到赣、闽以及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来的居民,后遂相混而成这一部分汉人的通称。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本):指在4世纪初(西晋末年)、9世纪末(唐朝末年)和l 3世纪初(南宋末年)从黄河流域逐渐迁徙到南方的汉人,现在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台湾等省区。
《辞源》、《辞海》对“客家”词目的释文较具概括性和权威性。结合资深专家学者的论述,可以归纳为: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个历史的过程,就客家先民开始南迁(不是成批迁徙)应在汉末晋初,历六朝、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到北宋末南宋中十二世纪中叶完颜亮南侵结束而最后完成。其间经过的孕育、成熟、发展三个阶段分别为六朝至唐末、五代十国至北宋、北宋末至宋元之交、元末至明清,大体空间均在当代客家人的聚居区,即今之赣州地区、龙岩地区及三明市的部分县,梅州市及韶关市、惠州市的部分县或日赣闽粤三三角地带。但每一时期在各地的发展又呈不平衡状态,大体言之可概括为孕育于赣南,成熟于闽西,发展于粤东。按照《辞源》、《辞海》的界定,客家民系的先民必须是汉末至晋代以后南迁并定居于赣闽粤三角地区者。然而,在三省纯客县中有的认为广东龙川县的赵佗应属客家民系最早的客家先民;又有的认为江西兴国县的“木客”,是赣南最早的客家先民。此一说法是否符合客家民系发展历史的时间界定和史实呢?
赵佗是秦始皇使尉屠睢率兵平越,被越人打败,尉屠睢被越人所杀,之后,命赵佗挂郡尉官衔率戍卒驻守五岭,平定南越,论功行赏,委任赵佗为龙川县令。现广东龙川县有赵佗衍传后裔。赵姓和一批戍卒在秦时足以征服、拓荒者身份到龙川一带,是以统治者的身份被官方安排定居下来,他们无法自由选择居处,只能听命于他人的安置,不能集中居住于一地,保持村寨的白成系统。加之人少,分散于土著村落,甚至家族。这样,他们难以同化土著,而是被土著同化。罗香林教授在《客家源流考》一书中早已指出:“秦汉戍卒与客家无直接关系“。赣南师院谢万陆教授说:“我们遂认为秦汉时南迁的汉人,定居于赣闽粤边三角地区,但不能称为‘客家’,只不过由于他们本就为汉族,受土著同化后其族性仍与客家相近,因此最先受到客家的影口向,乃至再同化。”其时间界限与权威工具书所界定的年代也不相符。中央党校叶杨教授在论文《秦戍卒守五岭与客家渊源的剖析》(刊载于《客从何来》论文集,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明确指出:秦戍卒与客家无缘,不能算客家民系的最早客家先民。
再就是所谓的“木客“。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初,曾将六国的降卒编为役徒,用以修筑阿房宫等苦差,其中一部分派往南方伐木,有一些进人江西雩山山脉复地。上洛山(今兴国县境内)就是其中的一个点。由于代远年湮,木客是否确实,既无确凿的史料可证,也无传衍的后裔可寻。究竟木客留在上洛山或雩山山脉何地?现是什么姓氏人?居住在哪个村庄?均缈若烟云。不少专家学者在报刊发表论文,对木客是否真有其事,千里迢迢来到偏僻荒凉的土著区,斫树运往黄河流域建阿房宫,表示怀疑。可是传说却真有木客一说,且北宋《太平寰宇记》曾有此记载,苏轼的诗《虔州八境台》之“谁向空山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诗。“亦提及木客。我们对木客且不作子虚乌有的论断。就算秦代真有木客在兴国上洛山伐木,也只能是斯时有北来汉人人赣。之后找不到这部分人的后裔,说明早已被当地土著人同化,或迁徙他方,现在连影子都找不到,木客便不能说成是客家民系中最早的客家先民或最早的客家人。对于秦代南迁的汉民,资深专家学者(如罗香林、黄火兴、黄钰钊、丘菊贤、许怀林、李逢蕊、谢万陆、叶杨等),均持否定态度认为:这部分人不是客家先民。
那么,究竟哪个姓是最早的客家姓氏呢?
我们从各种渠道查阅_r赣闽粤等省纯客县到目前为止具有代表性的客家姓氏专著和部分方志、族谱,将现有分布在这个大本营地域的姓氏之迁入年代(未包括曾徙居,后又迁往他处)梳理摘录如下。这是现有文字记载的资料。
江西省赣南地区:
《客家学概论》(谢万陆著,江西高校出版社1 995年8月出版):该书第三章第三节载,早期来兴国并成望姓的以刘、钟、谢为最。据吴任臣《十国春秋?黄载传》:黄载“就学于庐山,师事虔人刘元亨,精究经史,能文章。”刘元亨为兴国人,也就是说,五代十国时兴国有刘姓。钟姓,于南朝侯景之乱时迁人;谢姓,于唐僖宗时迁入。兴国最早的客家是南朝的钟姓。 《瑞金客家风情录》(钟蔚伦著,内部出版,1 997年赣内出赣地字第02 1号):瑞金目前的9个著姓、较著姓迁瑞的年代:刘姓有44族,在北宋、南宋和明代迁入,现有人口64958人,是全县人口最多的姓;钟姓,现有57626人,是全县第二大姓,最早一支于南宋中期,从兴国迁入;杨姓,现有4 1 3 1 9人,全县第三大姓,有1 8支,最早的于南宋迁入;陈姓,有4 1支,最早迁人的是万公于南宋景定间迁入;谢姓,南宋绍定间迁入;赖姓,唐天佑二年(905年)迁人;李姓,南宋孝宗年间迁入;朱姓,南宋时期迁人;邹姓,北宋仁宋庆历问迁入。另据瑞金县家谱资料,较早迁入的有周姓,《周老居士邦道纪念册》载,龙颈周氏于北宋天禧间迁入;曾姓,《瑞金曾氏首届联修族谱载》,叶坪曾氏南宋淳十二年(:1242年)迁入,现有12000多人。瑞金最早的客家是唐天佑迁入的赖姓。
《于都县地名志》(于都县地名委员会1 985年内部出版):曾氏唐初迁入,已传60代;谢氏于唐初迁入,已传56代;陈氏于唐初迁入,已传54代。唐末迁入的还有刘姓、蔡姓、谭姓、庄姓。其他各姓大都于宋至明代迁人。于都最早的客家是唐初迁入的曾姓。]
《石城客家姓氏》(朱祖振著,石城县志办1995年内部出版):该书对石城现有83个姓氏的源流作了翔实考证,得出石城最早迁居的是东晋义熙八年(41 2年)郑姓,还有同时迁入的吴姓。又据谢万陆《客家学概论》中“客家民系孕育于赣南”记载,至隋,有余、傅二姓迁入建村;至五代时期,先后人境的计有赖、胡、温、许、杜、廖、花、杨、邬、洪、汤、金、联、雷、蓝、罗、朱、王、毕、龚、熊、高等20余姓。宋代迁入的有20多姓。石城最早的客家是东晋义熙迁入的郑姓。(该县南唐保大十二年建县,此前是宁都县的一个场)
《宁都姓氏人口综观》(邱常松著,江西科技出版衬1994年出版):该书记载了宁都(含石城场)450多个姓氏的迁居年代和人口分布(到村委会)。其中含120多个姓氏的迁徙源流历史,计南朝之前的4个(赖、郑、钟、吴)、唐代30个、后唐至宋代7个、元明清代70余个。宁都最早的客家是晋初迁入的赖姓。
福建省闽西地区:
《宁化客家姓氏源流》(余兆迁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该书记载了宁化:121个姓氏的迁徙源流历史,计隋代1个、唐代8个、后唐l8个、北宋29个、南宋35个、元代1 8个、明代11个。宁化最早的客家是隋代迁人的巫姓。
《上杭客家姓氏源流汇考》(上杭客家联谊会内部出版,2000年岩新出内书第203号):该书记载了上杭30个姓氏的迁徙源流历史,计宋代25个、元代5个。上杭最早的客家是北宋迁入的郭姓。
《长汀客家风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93年出版):该书记载了长汀110多个姓氏的迁徙源流历史,计唐代1个、北宋3 1个、南宋38个、元代25个、明清代20个。长汀最早的客家是唐代迁入的刘姓。
《武平客家来自何时》(林富保文,载《客从何来》论文集,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出版):该文记载了武平86个姓氏的迁入年代,计后唐1个、宋代l 7个、元代22个、明代40个、清代6个。武平最早的客家是后唐迁入的何姓。
广东省粤东地区:
《客家姓氏渊源》(梅州市地方志办、客联会编,1989年内部出版第一集,1993年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二集):二集共记载了梅州地区68个姓氏的迁徙源流历史,计后唐2个、北宋2个、南宋19个、元代28个、明代l5个、清代2个。梅州最早的客家是后唐迁入的杨姓。
《兴宁客家人的根在哪里》(王淦文撰,载《客从何来》论文集):该文El:“客家人是兴宁人的主体,他们的祖先,最早是在五代十国,大多数是在南宋和元明时期迁入,其中以明朝为最多。”兴宁最早的客家是五代十国时迁入的杨姓。
《蕉岭姓氏源流》(蕉岭地方志办,1994年内部出版):该书记载了蕉岭33个姓氏的迁徙源流历史,计宋代5个、元代19个、明代9个。蕉岭最早的客家是北宋时迁入的钟姓。
《五华客家源流及其居民族属演变》(廖炳贤、黄振耀文,载《客从何来》论文集):该文日:“从迁入五华的时间来说,据各姓族谱记载:于宋代迁入的有古、陈、邹、周、黄等姓。其余姓氏多于元末明初或明中期先后入粤,多处试居后移至五华定居的。“五华最早的客家是南宋初迁入的古姓。
《大埔-R--~氏录》(黄志环编,大埔县地方志丛书,2001年8月内部出版,埔新字第063号):该书记载了大埔县100个姓氏的迁徙源流历史,计宋代1O个、元代29个、明代50个、清代11个。大埔最早的客家是北宋淳化间迁入的古姓。
下面是客家大本营主要纯客县的建县时间:
《客家风华》(广东省经济出版社,1997年出版):“附录六:闽粤赣边区各县建置时间表”所载,赣南地区:于都县,汉高祖六年(前201)建;赣县,汉朝(前206-220)建;兴国县,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建;南康县,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建;宁都县,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建。闽西地区:宁化县,唐开元十三年(725)建;长汀县,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建;上杭县,北宋淳化五年(994)建;武平县,北宋淳化五年(994)建。粤东地区:兴宁县,东晋咸和六年(33 1)建;大埔县,东晋义熙九年(413)建;梅县,南齐(4,79--一502)建;五华县,北宋熙宁四年(1071)建”。
以上所收录赣闽粤14个纯客县的姓氏专著或方志、论文等资料,虽不是所有纯客县,但基本囊括了三省较早建置的县份。从建县的年代来看,赣南有5个县在三国前建县,有3个县在南北朝和唐代建县。闽西仅有2个县在唐代建县。粤东有2个县在东晋建县,1个县在南齐建县。赣南于三国前建县有5个,这是闽西和粤东无法相比的。而从客家姓氏迁入的年代来看,赣南也远远早于粤东和闽西。这充分说明客家民系形成发展的进程先赣南,再闽西,后粤东的观点是正确的。愈来愈多的中外客家研究专家学者认为,赣南是客家先民最早的聚居地区,宁都则是赣南地区乃至赣闽粤客家大本营中最早、最多客家人迁居的县份,粗略统计全县有30多个姓氏于唐代末之前在此扎根定居,全县1 30多个客家姓氏中,唐宋时期的“老客“就有40多个,而且一直世居至今,代代相传。这是赣闽粤客家大本营所属纯客县中绝无仅有的。国际著名的客家研究资深学者、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法国远东学院院士、法国高等实验学院博士生导师劳格文先生,于最近几年连续数次到宁都乡村进行田野调查,在2001年7月11日,由衷赞叹并亲笔题词:“宁都早期客家摇篮名不虚传“。就单个姓氏来看,赖忠诚迁入宁都的年代是晋代初,不仅居宁都、赣南之先,而且闽西、粤东亦没有比该姓先迁入之客家姓。前面已述,各县的客家姓氏迁入的年代是以现有的文字资料为依据的,这些姓氏徙居各县,且一直定居于斯,传代世系彰彰可考,并不是像有的姓氏早年迁入,过一段时间又匆匆迁往别地,在原居地没有留下后裔可寻。有的则被当地土著同化。这就是为何在赣闽粤客家大本营各县找不到始建县时的姓氏邑人。比如于都县是赣南地区建县最早的县份(汉高祖六年置县),而迄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姓氏只有唐初迁入的曾氏。宁都赖氏自晋初为躲避战乱,寻求安定,选择赣南最北部,也是宁都最北边的桴源村(今属肖田乡美佳山村委会)。这里林木浓郁,山青水秀,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可耕地比比皆是。赖氏在此边陲村落聚居、蕃衍达1 700多年的历史,虽时有后裔外迁,但一直没有断居过,其裔孙衍传海内外何止百万人,可谓星罗棋布,瓜瓞绵绵,凡是翻开赣闽粤纯客县乃至海外客家赖氏聚居地的赖氏家谱,莫不与宁都赖氏有密切的血缘关系。如今,桴源赖氏在当地和县内已传世60代左右。经过1700余年的历史沧桑,始祖忠诚公古墓现仍保存完好,座落于桴源村西侧热水村温泉对面约200米处的梅江源头。历代多次修葺,清代的一次大修是道光乙酉年(1 825年),近期于1 996年又重修了一次。桴源赖氏祠堂虽比不上那些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古代建筑,但它却是古朴壮观、令人神往的赖氏族人的圣殿,2000年经宁都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桴源赖氏一修族谱》肇修于武则天时代――唐长安二年(即唐嗣圣十九年,公元702年),是沐浴桴源的阳光雨露,历经了赖氏圣殿洗礼,留给子孙后代的“传家之宝“。这些不仅是客家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客家发展史和中华文明史的见证。
为了弘扬客家文化,探讨客家民系形成发展的历史,研究客家早期摇篮地最早姓氏的源流历史,宁都县客家联谊会组成写作班子,撰写出版本书。全球客家崇正联合总会执行长黄石华博士、国际客家学会会长郑赤琰教授、法国劳格文博士、北京大学客家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所长郭华榕教授、赣南客家联谊会刘劲峰研究员阅看了本书初稿之后,分别题词作序,表达了海内外客家研究专家学者对本书的肯定和赞许。
二、悠长的源流
(一)赖姓渊源
“赖“说文解字,赖赢也。高帝纪,始大人常目臣亡赖。应日,赖者,恃也。晋日,许慎云赖,利也。无利人于家也。或日江淮之间谓小儿多诈狡狯为亡赖。……方言云,赖雠也。南楚之外日赖。赖,取也。
(二)古国名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记载:赖氏以国为姓,赖姓起源于赖国。那么,赖国始于何时,其封地在何处?经考证,赖国有二种来源:
一支是系出姬姓。远古黄帝,轩辕氏(一作有熊氏)部落首领,后为炎黄部落联盟的组织者和首领。黄帝为姬姓,是华夏族最古老的姓氏。黄帝第51世裔孙叔颖公为周武王姬发(前1046-一1043年国王)之弟。商末国王帝辛纣王,昏庸无道,民不聊生,叔颖与各路诸候,受命灭纣,功成后,退居河南颍川地。武王立周于天下,封兄弟之国十五人,叔颖公受封于赖国为王,赐子爵(周制爵秩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故称赖子国,食邑于颍川赖地。春秋时有赖国(在河南息县包信镇),至鲁昭公四年癸亥秋(前538年)赖国被楚灵王所灭,为避难,子民迁至鄢邑(今河南鄢陵),子孙以国为氏。
第二支源出姜姓。姜姓赖氏出自国名。炎帝系(又称神农氏),有姜姓,据汉代应劭撰《风俗通》所载:“西周初年分封诸侯,有姜姓赖国,在今湖北隋县。“《左传》中称为赖人。其中一支向北迁到齐国的赖亭,在今山东章丘西北。山东淄博齐文化研究社研究员张龙海著《姜渊源考》:姜太公支孙有姜、吕、丘、谢、许、丁、章、贺、齐、纪、强、赖、骆、高、柯、卢、左、崔、封、井、富、焦、栾、钭、厉、景、薄、逢、申、浦、尚、柴、连、充、文、国、聂、饶、查、盖、桓、淳于、申屠、东郭等姓。
黄帝、炎帝传衍赖国得姓的赖氏,在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相混融合,已很难析分清楚。但其后裔追本溯源,都是足以自豪的炎黄子孙。
(三)古地名
经考证各种辞书、工具书、方志,有关赖氏古代使用的地名介绍如下:
赖国:众多史料文献和大量出土文物证实赖国古城址在河南省息县包信镇。1995年1 2月26日至27日,由河南省侨办、省侨联、息县赖氏研究会联合发起,在息县召开“赖氏起源学术研讨会”,参会的30多位有关专家学者通过对赖国古城址的全面勘察发掘,列举大量文献史料,经科学系统分析论证,一致认定息县包信镇乃古赖国故地。赖氏祖根在此。新华社《中国对外新闻》、《人民日报》海外版、《河南日报》、泰国《商报》、新加坡《新中原》、香港《大公报》、《澳门日报》等于1995―1996年先后分别作了报道。息县(在河南南部淮河之畔)包信镇(在息县东北33公里)尚存赖国皇城、赖王墓等遗迹。1994年清明节期间,该镇将赖王(叔颖)墓修复,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广东紫金、福建永定新修《赖氏族谱》“渊源“记载,广东、福建等县市曾派员专程前往息县包信镇实地考察,所见所闻亦与史料相符。经实地调查考察,在包信镇淮河支流闾河大桥南2公里处的傅庄村境内,古赖国都城外有40米宽的护城河,距古城址东北约800米处闾河南岸,有叔颖王及夫人拜月而挖的“拜月池“及拜月用蛤蜊堆积成的“蛤蜊山”遗址,古城址西方约800米有赖子国“九烈女“墓。在包信镇西面傅庄前约200米处有赖子国君王叔颖公的陵墓,墓高约2.5米,南北长约66米,东西宽约30米。
蔡州褒信:蔡州,治所在河南省新蔡县,又治汝阳县(今河南汝南县)。褒信即苞信县,治所在今河南息县东北,又称包信镇,黄帝裔系古赖国故地置此。
随县、随州:随县西汉置(在今湖北省随县),后于西魏置随州。据汉代《风俗通》载,西周初分封姜姓诸侯国有赖国,在随县。
鄢国、鄢陵邑:鄢国,一作邬国,西周封置。鄢陵邑,又作鄢邑,春秋郑地,在今河南省鄢陵县西北(许昌市东部)。
临颍县: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南省临颍县西北(许昌市南)。
活州丰宁:查《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辞海》均无活州地名。丰宁,上述辞典记载,北魏正始(504--508年)置,在今陕西省西乡县。《辞海》记载在今河北省北部邻接北京市与内蒙古自治区之地。鉴此,有的赖氏谱牒日“河南活州丰宁“阙疑。
颍川郡: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治所在阳翟县(今河南省禹州)。晋代移治许昌县。
松阳县(郡):松阳县,东汉建安四年(199年)置,治所在今浙江省松阳县西北之古市镇,历史上曾改名长松县、白龙县,今仍名松阳县。东晋隆安二年(398年),宁都赖忠诚玄孙赖遇奏请皇上赐“松阳郡“为赖氏郡望。
南康郡、南康国、虔州:南康郡,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治所在今于都县,东晋移治赣州。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为南康国,齐永明初复为南康郡。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为虔州。
阳都县、揭阳县、宁都县、虔化县、宁都州: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年)置阳都县,治所在今宁都县黄石镇阳都村。西晋太康元年(280年)阳都县改名揭阳县。据《晋书》、嘉靖《赣州府志?地理沿革》、乾隆《宁都县志》记载,南康郡辖县中有揭阳县,治所在阳田营(今宁都县石上镇禾尚坪)。至南朝刘宋异明元年(477年)县治又迁徐观(今宁都县东山坝镇徐观),揭阳县改名宁都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宁都县并人虔化县。虔化县,南朝大明五年(461年)置,治所在今宁都县东山坝镇大布村,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移治雪竹坪亦称赤竹坪(今县城梅江镇)。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改虔化县,复名宁都县至今。宁都州,兀代元贞元年(1295年)至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升县为州。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县升为直隶州。1912年又复改为宁都县。
桴源:位于宁都县最北部,今属肖田乡美佳山村委会,距县城85公里。为赖忠诚卜居开基之地,至今族,这就是现在中国人称“龙的传人”的来源。按2000年9月国家正式公布的《夏商周年表》记载,禹(黄帝裔孙)的年代为公元前2070年。现整理黄帝以下线谱列后:
黄帝~玄嚣~峤极~帝喾~尧~舜~禹(夏朝始君)~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一芒~泄~不降~扃~厘~孔甲~皋~汤(商朝始君)~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一中丁一外壬一河宜甲~祖乙~祖辛一沃甲~祖丁一南庚~阳甲一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纣(前1075~1046年)~武王(西周始王,前1046~1043年)。武王之弟叔颖受封赖国,为赖姓太始祖。有的赖氏族谱日黄帝至叔颖为29世或20世,以黄帝至叔颖公的年代达1600多载计算,显然不符合传代规律。应定为53世.
2、炎帝,与黄帝同出少典氏。相传出生地为烈山,即今湖北随县西北的厉乡。长于陕西宝鸡,Iii!i水。在位120年而崩,,葬于湖南酃县,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炎陵县。炎帝神农氏以火名官,作耒耜,创农耕,尝百草,宣药疗疾。与黄帝并肩而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缔造了中国上古灿烂的文化,开创了五千年中华文明辉煌的历史。根据台湾桃园邱正吉’先生从美国图书馆所获资料,炎帝以下的线谱列后:
炎帝~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鳌~帝哀―帝榆罔一雷一共工一句龙一信一夸父一垂一伯夷一先龙_玄氏一王宣一王定一王怀一王恒一王宙一王宇一王高一王许一王宰一王禅一王启一王蒯一王正一志道一祖荣一杜成一济公一林一承先一荣一永和一禹宣一衡车一海复一祖甲一二懋一正二一心成一元一仲调―训元一先一司会一辉前一公伦一豫仲一姜尚(炎帝54世)。据新《夏商周年表》,重新核定姜尚生于商武乙十六年(前1132年),薨于周康王六年(前1015年),享年118岁。姜尚被周文王封为军师,尊称太公望,兴周灭纣,立下丰功,永彪史册。
3、立国得姓前之传说
据《左传》卷十“略公”载:(楚)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璧,土袒与榇从之,造于中军。王问诸椒举,对日:“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王从之,迁赖于鄢。这段文字记述意为:赖国于西周(时在河南)建国(大约在公元前1040多年),到春秋时为楚灵王所灭(大约在公元前530多年),赖国国君为保土安民,使臣民免受战火之害,自缚双手,口衔玉璧,随从士兵袒胸赤臂,用车拉着棺材以死相许,求楚国君王不要扰害赖国臣民,为臣民企求太平生活。赖国君王的爱民举动感动了楚灵王,亲自为之松绑,接受了玉璧,焚烧了棺材,使赖国臣民免遭杀戮。两国休战,迁赖国臣民至鄢(今河南鄢陵)。赖国子孙迁鄢陵后,以国为姓。周景王七年(前538年),即鲁昭公四年秋,赖国被楚国所灭,迁鄢,赖国子民饱经磨难,历劫不灭,自强不息,心怀故国,为纪念先祖叔颖,遂以国为姓,木本水源,尊叔颖为太始祖,此为赖氏之起源。
4、赖姓与其它姓联宗同堂之传说
赖、罗、傅三姓联宗关系概述
赖、罗、傅皆为黄帝子孙,原均聚居于河南地带,多因有功于国,封地赐爵,后世子孙为体念先世创造之不易,遂以封国为姓。然盛久必衰,势所必然。迨楚灵王崛起,先灭赖,继灭罗,后并傅,三姓受封土地自此消灭。惟自封地开姓以来,以迄被灭,为时已久,彼此姻亲关系,比比皆是。当赖被灭时,楚为恐赖人图谋复国,杀戮至惨。虽主国政之人赴湖北续建流亡政府,以图复国、。但实心有余而力不足,日久遂告消亡。当楚灵王大肆残杀之时,因赖氏聚族而居,相传已久,家室系累,无法随同迁移者甚多,为逃避杀戮,改依罗、傅二姓者极多。其后罗国被灭,楚国杀戮如故,亦甚多改姓依附于赖、傅;傅氏被并,亦多如此。迨局势底定,楚国虽停止杀戮,然已历时数代,子孙众多,混淆不清,均未再复姓,因是三姓遂相议不通婚姻,以表示同气连枝之意,是我赖、罗、傅自来即具有血统关系,于此可见一斑。我赖、罗、傅三姓,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其悠久之历史,故平日相见,均以“亲堂“互称,可知我三姓数千年来,即具有血统关系。
据文献通考载:“叔颖,武王之弟,封于赖国,赐侯爵。后叔颖之子孙,在鲁昭公四年,楚子人赖,迁于焉。“罗氏元桀公大成谱序:“我祖匡正公,有功于周,受封于罗,地方五十里,当其时与随、鄢、邬、绞数国为唇齿之邦,辅车相依。“观上两段,鄢(赖迁居之地)罗是邻国,唇齿之邦,关系当切。又据罗氏谱载:“我祖匡正公,生于商纣八年,因辅周伐纣有功,武王三年,封地宜城,世袭子爵,国于罗水之阳,故日罗,即今湖北襄阳道宜城山中。”年代与赖之迁都同,地又同在湖北襄阳。以此观之,赖、罗唇齿相依之关系,更深一层证明。罗国在定王十一年,楚庄王为报荒谷之耻(罗曾大败楚师于荒谷),被灭,出亡下邑,避隐襄阳龙档。其后宗室流散,或与赖姓相依以避难,亦有之。查赖、罗、傅原是同属姬姓,按姬氏为周文王之姓,其同出一派,益可断言。从上所述,赖、罗、傅三姓关系之密切,灼然可见。
再查广东南海西樵地方,亦有罗、傅同村,亲如手足互不通婚之事实。由此可知,赖、罗、傅三姓联宗结合,由来已久。近年以来,三姓宗亲为复兴中华文化运动,发起组织宗亲会,先后出现有“赖罗“或“罗赖“抑“罗傅”联姓者甚多。海外方面,如菲律宾有“旅菲版筑傅赖同宗总会“,香港及泰国均有赖、罗、傅三姓自来即有三位一体之联系的说法。今日亦有台湾省、赖、傅宗亲会及台北市、花莲县等赖罗傅宗亲会之组织,益见三姓宗亲系出一派,谊同手足,尤为不移之定论。
――引自新加坡南洋赖氏公会、星洲罗豫章堂、南
洋傅氏公会联合主办的《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第四届
代表大会特刊》,赖国民、罗豪等撰写,本谱略有删节。
陈、钟、赖、邬、乌同堂关系简述
据多种史料记载,陈、钟、赖、邬、乌姓氏的堂号中都有颍川。因陈、钟、赖、邬、乌是同出自颍川(今河南省许昌一带)这个地区,并非同一宗关系。过去,有人说是同堂同宗,其实,是同堂不同宗。究其原因如下:
陈氏出自姬姓。虞舜之后,姚、虞、陈、胡、田五姓同宗,曾称“谱纳五姓“(《中华姓氏渊源》载)。
钟氏出自赢姓。伯益佐帝舜,教养鸟兽,赐姓赢,后助禹治水有功,后代受分封以国为氏者有十四,钟为其中之一。
赖氏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弟叔颖,受封于赖,其后以国为姓(见《文献通考》等记载)。
乌氏出自姬姓。黄帝之后,少吴氏以鸟命官,有鸟乌氏,其后为乌姓(见《姓氏略考》记载)。
邬氏姓源,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晋大夫乌戚来
彼此关系密切,持续至今。
5、赖氏郡望考
(1)颍川郡:赖姓自周武王姬发之弟叔颖封邑赖国,这个赖国的属地在黄河以南的河南旧许州、陈州、汝宁、汝州之域,其范围在今河南省中部地区的许昌市、淮阳、.沈丘、汝州市。最早置颍川郡是在秦朝(公元前230年),洽所在阳翟县,今河南禹州(相传为夏禹时都城)。晋代移治许昌。北齐改名临颍郡,今许昌市南面的临颍县。隋、唐时又曾改许州为颍川郡。从上述可知,赖姓称望出颍川郡,实际是指周朝时叔颖封赖国,属地在黄河以南的禹州、临颍一带,斯时尚未置颍川郡。至春秋时(公元前538年),赖国被楚灵王所灭,为避难;臣民迁到鄢邑,即今许昌市东部的鄢陵,过了三百年左右,赖姓不忘先祖始居故土,就于秦朝起称郡望为颍川郡。据《百家姓郡望注》:有赖、陈、钟、干、乌、拓拔等姓属颍川郡。而有些地方的谱牒说,叔颖之子惠公仕周成王,加封颍川郡,或惠公之子宣公封宣成侯,赠颍川郡,这是不实之词。“郡“是春秋至隋唐时的地方行政区划名,但稽考史料,删『l郡始名于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而叔颖之子惠公、孙宣公亦为西周时人,怎会封、赠颍川郡呢?因而,今后在编修赖氏族谱时,应纠正此错误,勿再以讹传讹。
(2)松阳郡:查《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有松阳县条目:史有松阳县,东汉建安四年(199年)置,治所即今浙江松阳县古市镇。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年)吴越改名长松县,晋天福四年(939年)又改为白龙县。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复名松阳县至今。在《百家姓郡望注》中,有瞿、丰姓的郡望属松阳郡,但没有赖姓,这是编著者的失误。据《宁都桴源赖氏重修族谱》记载,叔颖公第47世忠诚公三国末官任都尉太常卿(一说任中宪大夫),西晋初,避战乱择赣南北部宁都县最北边陲桴源村开基定居(今属宁都县肖田乡美佳山村委会)。忠诚公妣吴、王氏生四子:光、达、通、道。光公字列宝,于西晋永兴间(304―306年)官任浙东刺史,讨成都王颖,迁任浙东,从东海王越讨颖未就,卒于军营,及葬浙东城西半舍许太宁乡。光公妣吴、黄氏,生二子:庄、厚。庄公任南康郡(即后来改为虔州)太守,加崇政班御史。移虔州桴源上祖居地(后再徙浙江松阳县)。庄公之子遇公字臣庆,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以文字驰名,官任郎中,升江东府太守,兼理屯田兵备道副使,加升大司马。遇公于东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上本奏请新居以松阳为郡和堂号。其奏文日:
请郡
晋隆安二年十月十六日,江东府太守,兼理屯田兵备道副使,升大司马赖遇上请松阳为新郡表。之后,食邑于邬,因以为氏。
可见,陈、钟、赖、邬、乌姓,虽不是同宗之宗臣祖袭封周土,食邑颍川,始以开国,继以承家,赐姓赐郡,故宜世世守之,罔敢失坠焉。但前朝之胙土,奕世犹留。熙朝之丕基,后人应廓。
臣父庄,蒙恩擢任南康郡,荐升司马,离活州丰宁之故地,驻揭阳桴源之胜区,水秀山青,悉属皇家带砺,原腴田朊,颇饶臣食衣,若不肇赐嘉名,山川减色。如其宠颁徽号,夙夜衔恩,恳请圣天子特书松阳郡三字。
天章下贲,宗祖叨荣;纶诏遥临,子孙世守,此乃非常之宝,何妨格外以施?臣不胜翘首望光。顿足待命之至,谨表。
赐郡
安帝赐松阳郡名制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郡号之称,各由所居之地而名。遇之赖姓,出于武王封赐之国,郡名颍川,盖由先人食邑而然。今江东府太守赖遇,因父赖庄迁居浙江松阳县,奏请松阳之居为郡,朕以御笔亲书《松阳郡》三字,赐与江东府太守赖遇。赐之松阳,亘古流芳,子孙千亿,忠孝名扬,若玉阳之永暴,如青松之坚刚。敕命既颁,四海传扬。
敕命
大晋隆安二年十一月十三日
之絮
(3)西川郡:在福建永定等地赖氏还有一个西川郡。经查阅《百家姓郡望注》,在该书所列1 26个姓氏郡望中,无西川郡。《永定县赖氏族谱》“西川郡号来历”:元太祖即位,虞观、朝美公开天恩户和天明户。虞观公,上杭族谱载系六郎公之长子,北宋徽宗大观间(1107―1110年)以文标郎任浙江桐庐知县,后升至吏部尚书(待考)。公葬于安乡水耀角,妣吕、刘、江氏葬于永定汤湖,又妣张氏葬于武平象洞。朝美公,六郎公次子,名觐。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壬子科举人,隐居山林,妣江、马、李氏,公葬武平东山口。后裔于元泰定三年(1326年)由上杭古田迁居永定汤湖。据永定族谱记载,虞观公裔开天恩户使用西川郡,朝美公裔开天明户沿用松阳郡。西川郡是自松阳郡之后的一个郡望,永定虞观公后裔使用该郡号,但在各地不多见。据《上杭赖氏虞观族谱》(1 997年)载:赖氏以西川为郡,是以文王迁于岐山,即陕西省西部现岐山县,叔颖公为文王之子,故溯厥本源,以西川为郡望和堂号。
(编撰人:邱常松)
三、古代迁兀宁都的赖氏考
(一)赖忠诚是宁都最早的客家先民
在赣、闽、粤三角地区客家大本营中,赣南是客家人的孕育地。位于赣南北端的宁都县,是早期客家摇篮。而桴源赖氏,则为宁都县最早的南迁汉民,赖忠诚为其始祖。
赖忠诚,谱载生于三国蜀汉建兴十四年丙辰(公元236年)八月十二日戌时。蜀汉间官任都尉太常卿。三国末西晋初,自丰宁县平宁里徙揭阳(宁都古县名)之桴源,妣王氏,子四:光、达、通、道。
三国时,颍川郡属曹氏集团的魏国,公元249年,司马懿杀大将军曹爽,独揽政权。公元263年,魏灭蜀。司马氏执政时,魏国内部争斗残酷,“用灭族的惨刑杀戮曹氏集团中人。使曹氏集团大体被杀绝“。公元265年,司马炎灭魏,建立晋朝,为晋武帝,史称西晋。“西晋统治集团是一个以杀夺滥尝始,又以杀夺滥尝终的黑暗集团“,“司马氏集团中人,相互间只有一种极阴恶的杀夺关系,见利必夺,以杀助夺”,“高级士族压迫中下级士族,不得上升“。政治十分腐败,以至暴发“八王之乱”(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第二册第369页、人民出版社出版)。身为中下级士族的赖忠诚,深感危机四伏,祸患无穷。为避祸乱,免遭杀戮,只好辞官,隐名避世,举家南迁。当时,“自汉以后,赣南与中原腹地的联系更加密切”,“知有赣南这样的避祸场所“,“又有其得天独厚的农耕条件“(万陆著《客家学概论》第84页,江西高校出版社1 995年8月出版)。赖忠诚便选定早已向往的山青水秀而宜耕种,避世而能安身的理想之地――赣南。公元280年,时年44岁的赖忠诚,携一家妻儿大小,辗转远徙,进入鄱阳湖,溯抚河经宜黄水,从宜黄县南隘口陆路,来到山高皇帝远的赣南北端,在崇山峻岭择址梅江上游一块“胃“形谷地(约50余亩),开辟而居。这里易涨洪水,常渡小筏过河,故名桴源。
(有的谱称,“功行公卜居虔州,后移桴源,妣杨氏,合葬桴源口,后改葬岩前。“然宁都老谱无载,故仅以忠诚公为始)。
忠诚公在被窝岭山下辟居筑宅,率领家人披荆斩棘,开垦桴源谷地农耕。经十八年辛劳,在洪荒的深山峻岭中,辟出一块乐园,从事日出而作的农耕生活,并按中原的办法,教子苦读,习文练武,过上营谋耕读的安定日子。永熙戊午年(公元298年)二月十八日,劳累过度的忠诚公辞世,享年62岁,葬桴源西约600米热水,火龙吐珠形。
桴源在宁都县北端,与宜黄县毗连,属今肖田乡美佳山村,该村居民1300多人,所辖山场竞达58.9平方公里,而桴源就在山场腹地的梅江上游河畔。这是客家赖氏发祥的星宿之地。客家赖氏先祖在桴源辟居,其后因仕外徙,又因乱迁回,几进几出。直至隋开皇十八年(598年),赖度公迁回桴源,赖氏才一直延居至今。因代湮年远和山高林深,交通闭塞,桴源赖氏早年曾被误为“土著人“。唐宋后,才代有考证。
1、史证
据《桴源赖氏十四修族谱》(度公房)载,宋淳化甲午年(994年),分宁典教赖肇初在《桴源赖氏二修谱序》中考证,桴源赖氏“初祖忠诚公,三国时人也,子列宝由宦而居浙东“。这已明确认定,赖忠诚是桴源赖氏始祖。其长子赖列宝(字光)因仕从桴源迁往浙江。明万历十六年(1588),中宪大夫罗汝芳也在五修谱序中说,“宁都赖氏,其先有定风直士字列宝者。肇自西晋永兴间(304―306)为浙东史。“乾隆八年(1 743年)在南昌建“江西大宗祠”,岁进士赖定遇(瑞金夏塘人)倡建,并为祠谱撰写《源流述》,文日:“西晋永兴间列宝官浙东,遂家松阳,列宝,忠诚公子,忠诚盖三国时人。““自忠诚以下(至)七公,九世世系独详。“清乾隆十年(1745年)郡庠文学生赖象九考证综述:“赖氏兴焉,至三国末忠诚公隐名避世,自活州丰宁之平宁至揭阳之桴源,见山水幽静,开辟而居。生子光公,号定风直士,官浙东史,乃家浙东。“乾隆癸己至己亥,龙南桃川赖氏族谱进行六修,定有严、实、细、勤要求,以“期无漏、无讹、无涉僭越、无虚诞冒混“。主修原余干县教谕赖宣扬,不畏路遥,专程到宁都桴源采访,查阅老谱,互换史料,拜谒古祠、古墓,详考碑文,撰就六修谱序,序文日:“忠诚公于三国时迁桴源,公之子列宝公,西晋永兴间,仕浙东遂家于浙。“安远槎江梧桐泰宁公派赖氏族谱,在乾隆四十八年,朝廷严查族谱考文寡过中,“凡民间族谱,收集官解,删除荒远。““赞美天子诸侯之词一切僭妄富诞字样,概行更删。“当年正月赖上抡在《源流述略》中日:“忠诚公三国时人,其墓在今宁都州桴源,火龙吐珠形“,又说“自忠诚以下人地确凭老谱记载详悉,似不可泯没”。
信丰《赖氏永诚祠第六修族谱》“仕宦记”中载:“忠诚……宦虔州知府遂家此。“安远思公之孙光辅公(荪公长子)周显德二年乙卯冬月念日撰文《赖氏源流序》中称:“活州丰宁有忠诚讳尚宓,官至虔州守。“
安远县儒学训导褚汝文,在宣统元年五修序中说“忠诚公任虔州太守,见山水之秀,遂卜居焉,今宁都州也,复徙桴源。“寻乌赖氏族谱(得公派)在赖氏世系中载:“忠诚公……任南康郡太守。“《瑞金赖氏族谱》、定南历市《赖氏源流志》(龙信公派)均载:“忠诚公见桴源山青水秀,遂卜居焉。“
详考各谱,虽有仕徙说法,但都肯定忠诚公来了南康郡,即后称虔州,故各地的族谱多有将南康郡误称虔州。
2、物证
忠诚公古墓在桴源西侧。“层峦复岭绕村遮,道是阳都最旧家,热水尚存三国墓,雾峰犹放六朝花。“这是道光乙巳年(1845年)春,赖拱辰写的“桴源即景诗“。描绘了巍巍龙归山下,迤迤梅江河畔的情景。在桴源上游二里许,岸边有温泉,日夜喷发串珠般的气泡,腾腾热气,故名热水。距温泉三百余米,有座高大雄伟的古墓,这就是赖忠诚公妣王氏墓。此墓屡修,近修在道光乙酉年(1 825年),发起人和主持人是敕授文林郎分发甘肃知县、在任兴国县儒学教谕加二级赖溶清(宁都人昭公裔)。他同族人本为仲方祖墓事,特来桴源议事,因同往瞻拜忠诚公墓,见坟石崩散,荆棘丛生,又详考墓碑,乃议重修。特撰《重修忠诚祖墓记》一文记载于谱。文日:“据旧碑载,公生于后汉建兴十四年丙辰(236年)八月十二日戌时,自活州丰宁县平宁里徙揭阳之桴源,殁于永熙戊午(298年)二月十八日,葬三都热水,火龙吐珠形,丑山未兼癸丁三分”。在桴源的忠诚公古墓,及其道光乙酉年前的古墓旧碑,是无可辩驳的物证。
3、理证
老谱所载,往往在祖公名下,有宦任等大事年份,但缺乏生殁时间,在世系排列中,造成辩认难度。今查有忠诚公准确生殁时间,正是研究世系的最好依据。按一般规律,以代距20年到30年计算,则可推算出各世祖公有关大事年份的岁数,从中可检测,是否符合正常规律。
推 测 表
世次祖公名出生年(公元)
大事年份岁数
L忠诚236
280 g(44~)、298年(62岁)
2列宝256、266
304年(48-38~)、306年(50--40岁)
3276、286、296
304年(28--18--8岁)
4ff 296、306、316、326
398年(102--92--82--72岁)
5316、326、336、346、356`
398年(82--72--62--52―42岁)
6336、346、356、366、376、386
402年(66--56--46--36---26--16岁)
7356、366、376、386、396、406,416
453年(97--87―77--67--57―.47―37岁)
从表中可看出西晋永兴元年甲子(公元304年),桴源二世祖列宝公,出任浙东刺史时是38岁至48岁之间。当时三世祖元公在8岁至28岁之间。东晋隆安二年戊戌(公元398年)奏准松阳郡时,四世祖庄公在72岁至102岁之间,含有合理年龄。五世祖遇公在42岁至82岁之间,有合符宦任太守的年龄。元兴元年壬寅(公元402年),六世祖匡公由太守入朝时,在1 6岁至66岁之间,其中含有合理年龄。南朝元嘉末年癸巳(公元453年)七世祖硕公立基赤竹坪时,在37岁至97岁之间,中间也有合符规律的正常年龄。
足见,忠诚公的出生年龄是准确的,忠诚公到硕公七世祖世系排列也是准确的。
从上可知,忠诚公确是三国时人,确于三国末迁来宁都桴源,见这里崇山峻岭,盘亘交错,山水幽静,是避乱佳境,即卜宅而居。较比本县他姓,确系最早的客家先民。
(二)桴源赖氏孕育了松阳赖氏
公元298年,赖忠诚辞世后,其四个儿子光、达、通、道,仍留居桴源,继承父业,切依父训,不忘苦读,使中原文化在此得到传承。又经六年努力,长子赖光,学业有成,走上仕途之路。西晋永兴元年甲子(304年)赖光,名列宝,号定风直士,赴任浙东刺史。这是桴源赖氏第一个仕迁先民。继后次子赖达又赴广西任柳州点兵元帅。赖通、赖道兄弟二人仍居桴源,据守家业。当时正值“八王之乱“,晋室离散,骨肉相残。列宝公忠义刚直,于永兴二年乙丑,上章奏劾成都王司马颖,抨击其“骄奢诈刻,破坏国体,使国中元气离散,民心扰动,羌胡必侵“等侃侃数千言,被诏加太尉。同年秋七月,赖列宝公跟随东海王司马越,出征讨伐成都王司马颖,因未就而卒于军营,列宝公赉受天府治丧。还葬浙东城西半舍许太宁乡,后来夫人吴氏于光熙27年葬于右。桴源三世祖赖元(又名玄)公,字远大,奔父丧而往浙,因“哀毁过礼“,而留居浙。四世祖赖庄公,字士端,世居桴源,宁康间‘,任南康郡太守,荐升司马。“后见世事日非“而离赣,因祖父从东海王越讨颖,卒于军葬浙东城,故迁居浙 从上可知,忠诚公确是三国时人,确于三国末迁来宁都桴源,见这里崇山峻岭,盘亘交错,山水幽静,是避乱佳境,即卜宅而居。较比本县他姓,确系最早的客家先民。
(二)桴源赖氏孕育了松阳赖氏
公元298年,赖忠诚辞世后,其四个儿子光、达、通、道,仍留居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