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客家倒遷入浙也早在明代就已開始,如據《下邳郡闕文政公系七修族譜》載,明代永樂年間,上杭通賢闕氏開基祖文政公七世裔宇忠遷至浙江省松陽縣石倉源後宅村,八世裔朝滿於明代中葉遷至浙江松陽石倉源橫路下。但比起倒遷入贛較為復雜的多種情況來,閩西客家人倒遷入浙的情況較為簡單,主要是受經濟利益驅動,少量前往經商,大量應招前去種麻種菁。
其壹是赴浙經商或辦廠。
浙江地處東南水鄉,物產豐富。自古經濟發達,人民富足,杭州、寧波、溫州等城市商業貿易繁榮。閩西地區出產的土紙、煙絲及閩西客家的種藍、制藍技術在浙江地區互補性強,市場廣闊。因而閩西客家人早在明清時期就闖蕩江浙,經商辦廠,異常活躍,有的人甚至業績很突出,在當地置業定居。如:
上杭蛟洋塘夏《鄒氏族譜》載:十四世鄒庚福,字其任(行富),明末,在浙江壹帶經營靛青行業,生意興隆,順治年間(1644-1661)定居武義縣崗頭村。
據《下邳郡闕文政公七修族譜》所載雷春發嘉慶五年(1800年)撰《倉亭克榮闕公傳》雲:“公諱學易,字正英,號克榮,別號倉亭,世居閩之上杭縣,與余同鄉井。公父兆亨公營業於松陽之石倉源,遂迎乃祖弼文公蔔居焉。兆亨公兄弟四人,公兄弟七人,公居長。公幼而疑有大誌,讀書穎會。兆亨公與兄弟析業為四,而公又承父命析業為七,於是家中不貲,而公遂肩承鉅任焉。兆亨公命棄儒業勤貿易,稍稍克裕,不數十年增至千余石……公析居時僅得十二石耳。壹家不數粥,公早夜不遑,克勤克儉,以致溫飽,公之創業艱難垂易後昆。”“疑有大誌”的闕克榮棄儒從商果然很快發跡,僅遷浙第二代就已至千余石之產業。
浙江雲和縣大牛村《張氏族譜》載:“大牛村的張氏裔孫是第十壹世先祖在祥公從福建上杭遷到黃羊五都開基。第十三世先祖元清公又從黃羊遷居大牛村創業,興建家園。在大牛村建立土鐵爐,開發煉鐵業,土鐵源源不斷地暢銷全國各地,尤其是麗水、溫州、金華、蘭溪壹帶,生意興隆。這壹時期可謂是大牛張姓裔孫的黃金時代。”早在宋代,朝廷就派郭福安到上杭管理紫金山金銅冶煉,閩西多地也早有冶煉銅鐵的礦場和冶煉場,張氏將冶鐵技術帶至江浙開爐,市場更大,可謂精明,上杭張氏於是在大牛村落地生根,枝繁葉茂。
用毛竹造紙也是閩西客家的傳統產業,長汀所產玉扣紙、連城所產連史紙等是中國手工造紙的名牌產品,學生書寫用紙、迷信用紙、包裝用紙乃至書法用紙等各類齊全,自宋代以來就暢銷海內外。浙西南地區盛產毛竹,且靠近江浙大市場。閩西客家於是有人赴浙開設紙坊生產土紙,成功後在當地置業定居。如:
傅其湘主編的《浙江傅氏族譜》(1927年)載:(上杭白砂)高岡公……清嘉慶間以紙商於浙開基。
浙江《龍遊縣誌》載:“三元戴馮氏,原籍上杭,清康熙間商於龍遊。”甘滿堂在《清代閩西的客家商人》壹文中提及:“龍遊大紙商黃靜齋,其祖自閩之上杭,貿易龍遊,後住不歸。”清代著名畫家、上杭蛟洋華家亭人華喦,赴杭州、揚州學畫前,也曾到家鄉人在浙江開辦的造紙廠當學徒,並送貨賣紙,得畫紙之便,閑暇塗鴉,終成畫家。
其二是應招徠前往浙南、浙西各地種菁種麻。
至清代康年間(1662-1795),閩西客家倒遷浙江移民達到高峰。其主要原因是明末清初浙西南山區遭遇戰亂,尤其是“三藩之亂”後,人口銳減,土地荒蕪,經濟蕭條。據康熙《衢州府誌》卷5載:“獨衢之江(仙)、常(山)、開(化)三縣,溫之永(嘉)、瑞(安)等五縣,處之雲(和)、龍(泉)等七縣,被陷三載,困苦,備極顛連。又如西安城廓雖存,而郊原或為賊據,或築壕塹,以作戰場,較與受害各邑相等……自閩回處,唯見百裏無人,十裏無煙。”因此,浙江地方政府紛紛發布並實行招徠政策,招各地民人前往開墾種植。
閩西戰亂少及,“生齒日繁”,人多地少的矛盾向來突出,走南闖北外出謀生者多。除了迼紙、煉鐵、打鐵、賣藥等行業,閩西客家人還擅種菁、麻,汀州藍靛產業興旺,產品常遠銷珠三角穗、港及江浙紡織業發達地區。浙西南地區毗鄰蘇、杭、滬,水陸交通較為方便,菁麻產品銷路較廣,壹些精明的閩西客家人於是揪準機會,向浙西南山區移民,大力發展菁、麻產業。如:因受明清之際“兵匪”和“三藩之亂”的蹂躪,雲和、龍泉、慶雲、景寧之間,“沿溪壹帶,盡成荊棘”,閩西人入遷此處墾殖者不少,他們居住於龍泉溪兩岸的赤石、桑嶺之間,以致“赤石、桑嶺之間純乎閩音,多福建汀州人僑居者”。其“純乎閩音”即汀州客話。
松陽縣縣誌載:“汀州腔,石倉源、小巷壹帶及清源岔等處語之。”石倉源、小巷和清源岔毗鄰雲和縣,其汀州腔客話已連成壹片,如今當地客家話仍可以與閩西來客對話交流,可見閩西客家人在當地已“反客為主”。
青田縣北甌江兩岸的沿江丘陵地帶以及西南小溪江兩岸皆閩西客家移民。據傅長盛《甌江汀水壹脈親》壹文介紹,青田縣小坪坑傅氏1829年編修的族譜記載,傅氏先祖允輝公清朝乾隆初年在“福建汀州府上杭縣古田裏交垟土名甲子坳居處”。“古田裏交垟”即今上杭蛟洋。據蛟洋傅氏族譜載,明末至清朝乾隆末年該族壹共有200多人搬遷浙江。另據青田縣誌辦公室提供的氏族調查資料表明,湯垟鄉小佐村的丘巖嚴的祖先是從福建遷入並以種靛為生的,小令鄉麻坑村的傅氏人家亦認為,其先祖從福建遷來已歷9-10代,最初遷入亦以靛業為生;另壹張姓移民後裔說其族譜載其先祖“遊浙甌蹤,停西廓開設靛行”,亦以靛業為生。這些家族皆應遷自閩西。
據民國麗水縣誌記載:“靛青,閩人始來種之,俱在山,今漸種於田矣”。“在麗水南部的甌江兩岸,當地農民內部交流用的不是本地方言,根據雲和縣和青田縣的情況,可以推證此區有壹定數量的閩汀客家人分布,所用方言即客家話。他們是‘三藩之亂’後從福建汀州遷入的。”
在麗水和松陽兩縣鄰接處,清代設有宣平縣。現為麗水、松陽和武義縣所分轄。清初人雲:“至於壹切百工之業,俱為異郡寄民所專,尤見鈍絀,靛苧諸利,歸之閩人。”這裏提及的種藍植麻獲利之閩人,應為汀州客。
龍泉縣遷入閩西棚民較多。清順治《龍泉縣誌》雲:“土著鮮少,客廛多閩暨豫章。”光緒《龍泉縣誌》曰:“溪嶺深邃,棚民聚處,種麻植靛,燒炭采菇,所在多有。唯木廠實繁有徒,易藏奸匪。”“其民與江右暨閩異姓勤播植,旁山結茅。”這些棚民大多來自福建與江西,“種麻植靛”者,當是閩西客家人無疑。當地土著與其壹道搭棚耕山。在《浙江省龍泉縣地名誌》中,28個有遷入時間和地點的族譜資料中有6種是閩西汀州客家族譜:李車坑村巫氏遷自福建長汀,道太源村廖氏和錦祥村廖氏遷自福建上杭,墻頭巫氏、碧龍楊氏、杉皮寮黃氏都遷自汀州,遷入時間是康熙、雍正年間(1662-1735)。
遂昌、景寧、縉雲等縣亦“田瘠畏旱,多種麻靛,閩人雜處”。種麻靛者應是閩西客家人。縉雲縣趙長庚所藏89種族譜中,有上官、藍、賴三姓的6種族譜記載先祖遷自汀州。方言學者林清書甚至認為,遂昌等縣閩西客家移民後裔所操方言是武平腔。
清光緒《泰順分疆錄》卷2載:“自康雍以後,我汀州人入山種靛,遂至聚族而居,今皆操汀音。”
清乾隆《湯溪縣誌》卷1引萬歷舊誌有雲:“閩人依山種靛為利”,光緒《遂昌縣誌》卷6則載:“崇禎戊寅(1638年),閩人種麻靛者發難於金華”,“汀州人邱淩霄父子與金華人陳海九有隙,勾海賊稱兵作亂”。這裏所謂金華即其屬縣湯溪,汀州人於明萬歷前就已在那裏“依山種靛”。
江山縣南山區多有汀州客家聚居。清康熙《江山縣誌》載:崇禎十五年(1642年),江山縣“二十七都閩人種靛者揭竿而起,屠戮張村、石門、清湖等處”;順治五年(1648年),“閩寇魏福賢囂聚亡命,出沒三省”,至順治“十四年三省會剿始平,丁壯死徒殆盡,往往鄉行竟月,絕無人煙”。江山南部山區20種族譜來源,列表如下:
據上表,20個姓氏中源自汀州的有12個,占60%,可以說明此地汀州移民占絕對多數。
另據曹樹基先生調查,江山縣須江黃氏於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自福建汀州府長汀縣平原裏遷來。其宗譜中壹份訂於嘉慶六年(1801)的契約中載:“當日原系石墩沙地,和苧花利等,概屬山腳。惟沿溪壹帶只有三四擔熟田,乃是葉家洋陳姓因系合業無人經理,後被吳姓將木杉巒田兌去,包於玉生公開種。”“立布人吳盛松、吳若雨……今將坐落土名巖坑口合業田壹段,東至大溪,西至山腳,南至在溪,北至山腳,布與黃玉生弟邊,造屋做靛塘、靛園、菜園及耕種。當日三面斷定,遞年秋收,交實租谷壹碩五鬥正。”黃玉生租地主要做靚塘、靛園,可見靛業在閩西客家移民的經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民國《龍遊縣誌·氏族誌》載:“經明末清初之亂,繼以耿精忠之亂,舊族喪亡不少,而遷來者福建長汀人占十之七八。”這裏提及的長汀人應是汀州各縣人。該誌卷8還記載有43個遷自福建長汀的移民所建的村莊,占今龍遊縣南部溪口區自然村總數的10%。
此外,浙西山區也有部分閩汀移民入遷。然浙西地區畢竟屬金衢盆地,地勢以低丘為主,夾雜小片平原。此類地形原本開發較早,居民較為稠密,外來移民難以側身其中。但閩西客家種靛者似是例外。據乾隆《壽昌縣誌》載:“然如麻、靛兩種,亦自近年江、閩蓬民有之,前此來之見也。”江即江西,閩是福建,江西棚民種麻者多,福建棚民則種靛者多,浙西南各地皆然。而種靛是閩西客家的專利,八閩他處皆無。故入遷浙西山區種靛的福建棚民應是閩西客家人。
(原文題為《明清時期閩西客家倒遷贛浙初探》,略有修改)
作者:張佑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