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客家人从中原故土,从两晋始,经历了五次大迁徙,客家人在南迁的过程中与当地原住民不断融合,逐渐形成了客家族群。赣南是客家摇篮,龙南作为赣南的一份子,是纯客家县,理应也是这个路数。但这个答案又似乎笼统和宏观了一些,笔者试着从龙南历代人口、社会背景、家族迁徙的角度去捋一捋客家龙南人口的变迁,用更多的角度去回望龙南客家人从哪里来,希望可以解开一些疑团。
龙南主要姓氏源流与迁徙情况
以龙南较为常见的王、叶、刘、李、张、陈、林、钟、黄、曾、谢、赖、唐、蔡、廖等十五姓来看,明朝中后期进入龙南迄今约20代的占了大多数,他们大多来自闽西和粤东地区。如:
王姓,县内王姓中,太原堂王氏祖籍山西,唐昭宗年间(889-904)迁闽,五代与宋朝时分支于粤,明朝时王发宝由粤而徙居鸡栖坑,嘉靖年间(1522-1566)迁入虎岧,后分支于杨坊王屋等处。龙南镇老围头王姓之祖于明朝时从福建迁入,至今传20余代。汶龙镇石莲王氏之祖王南于明朝时从南京九曲巷迁入,至今传20余代。渡江镇王荆王姓之祖于明朝时从全南迁入,至今传20余代。桃江乡石桥头王姓之祖于明朝时从泰和迁入,已居20余代。桃江乡路下围王姓之祖于清朝时从现在的全南龙下迁入。黄沙陂角仔王姓之祖于1947年从广东普宁县迁入。九连山营林林场五洞王姓之祖王风秀于清朝时从现在全南的大华迁入,已居10余代。
叶姓,县内叶氏祖籍河南后辗转南迁。武当镇岗上叶姓之祖叶平三和田心叶姓之祖叶本三均于明朝时从广东和平大楼牌迁入,至今传20余代;武当镇北辰叶姓之祖叶宗、饭箩寨叶姓之祖叶洪陆和叶秀洪、下松山叶姓之祖叶朱均于明朝时从广东南雄县坪田迁入,至今传20代。杨村镇坳下叶姓之祖叶智蓝于明朝时从福建迁入,至今传20余代。里仁镇叶屋叶姓之祖于明朝时从福建迁入,至今传约20代。渡江镇竹梓叶姓之祖叶元秀于明朝时从广东省南雄县乌迳七屋树下迁入,至今传20余代。东坑山蕉坑叶姓之祖于明朝从信丰小江迁入,至今传约20代。
刘姓,龙南县内刘氏祖籍在河南。唐僖宗乾符间(874-879),有翰林学士观察使刘天饧弃官奉父刘祥避居福建汀州宁化县,后分支各地,县内桃川刘氏为刘祥之后裔。东江乡江头刘氏之祖刘万兴从福建上杭迁入。东江乡老屋下刘姓于元朝时从今定南地迁入,至今传27代。武当老屋下刘姓之祖刘奇兰和梨树下刘姓之祖刘奇英于明朝时从广东连平牛神头迁入,至今传20代。汶龙邓公坑老屋仔刘氏之祖刘发川和下村刘氏之祖刘发课均于明朝时从安远县石溪口迁入,至今传21代。龙南镇红岩村中心段刘氏之祖刘澎呈于清朝时从古家营大樟(今全南县地)迁入,至今传13代。龙南镇金华村刘屋刘氏之祖刘子能于明朝时从福建迁入,至今传22代;杨村象形围刘氏之祖刘开七于元朝时从今定南地迁入,至今传27代。南亨老屋仔刘氏之祖刘福隆于明朝万历年间从三亨左拔(今定南县地)迁入。九连山下社刘姓之祖于明朝时从广东连平上坪迁入,至今传24代。九连山扶梨坑刘姓之祖刘宗桂于明朝时从福建迁入,至今传20代。桃江乡水西岭下刘姓之祖于元朝时从广东兴宁岗背迁入,至今传27代。桃江乡巷口刘姓之祖刘其浩于明朝时从龙下(今全南县地)迁入,至今传20代。桃江乡桃树垅刘氏之祖刘书于清朝时从龙下(今全南县地)迁入,至今传11代。桃江乡圳背刘氏之祖刘子诚于明朝时从广东兴宁岗背迁入,至今传21代。
李姓,龙南县内李氏祖籍在甘肃,后辗转南迁。里仁狮山李氏之祖由广东南雄迁信丰新龙山再迁龙南。里仁栗园李氏之祖李中甫于元朝时从吉安文水迁入,至今已传27代。里仁山下李氏之祖李门德于清朝时从青龙山(今属全南县)迁入,至今传17代。汶龙水东李姓之祖于明朝从福建迁入,至今已传20余代。程龙寨下李姓之祖于明代从福建上杭迁入,至今已传20余代。程龙坳下李姓之祖于明代从福建上杭迁入,至今已传18代。程龙大坝李姓之祖李明耀于明代从福建上杭迁入,至今已传20余代。东坑棠河墩下李姓之祖李贺德于明朝时从福建宁化县安远迁入,后支分于圳背李屋。东坑大坪村枫树下李姓之祖李潘生于清乾隆九年(1744)从吉水迁入。东坑均兴村李姓之祖李时丹于清代从县内里仁栗园迁入,已传11代。
张姓,龙南县内张氏祖籍在河南,后辗转南迁。桃江乡张屋张氏之祖张芳山于明朝时从安远迁入,至今传20余代。龙南镇新生张屋张氏之祖张文升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从安远迁入。夹湖乡中洞张姓之祖于明朝时从寨头(今定南地)迁入,至今传20余代。夹湖乡松山背张姓之祖于明朝时从福建迁入,至今传20余代。九连山五洞张氏之祖张桂英于清朝时从广东桂东桂堂迁入,至今传10余代。东江乡黄泥塘张氏之祖于清朝时从福建上杭迁入,至今传16代。关西围坳张氏之祖张仲昂于明朝时从泰和迁入,至今传22代。南亨乡大屋场张氏之祖张金六于明朝时从福建迁入,至今传20代。临塘乡上迳张氏之祖张润会于清末从福建古田迁入,至今传7代。
▲关西围屋 钟敏(摄)
陈姓,龙南县内陈氏祖籍在河南,后辗转南迁。九连山营林林场上围陈姓之祖陈宗信于明朝时从广东上坪迁入,至今传20余代。南亨乡老屋下陈姓之祖陈文兴于明朝时从福建迁入,至今传20余代。南亨乡沙园围陈姓之祖陈子稼于明朝时从福建迁入,至今传20余代。桃江乡洒源墟陈姓之祖于清光绪年间从全南府坳迁入。龙南镇塔下陈姓之祖陈仕贵于明末从九江迁入。东坑凉伞迳陈姓之祖陈秀泽于清朝时从信丰小江迁入,至今传10余代。龙南镇老陈排陈姓之祖于清朝时从福建迁入,至今传15代。龙南镇石人村陈屋陈姓之祖陈彦英于明朝时从定南县半天塘迁入,至今传20余代。龙南镇红杨陈屋陈姓之祖也于明朝时从半天塘迁入,至今传18代。夹湖乡河背陈姓之祖陈胜于明末时从福建迁入,至今传16代。东江乡黄泥塘和下湖坑陈姓之祖分别于1933年和1946年从广东五华迁入。
林姓,龙南县内林氏祖籍在河北,后辗转南迁。程龙盘石林姓之祖林志通于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从福建莆田县迁入,已传20余代,程龙黄姜坝、五一村园屋、富坑等地林姓为其分支。杨村石咀头林姓之祖于清朝时从安远县八湖堡迁入,至今传12代。
钟姓,龙南县钟氏祖籍在安徽,后辗转南迁。象塘钟姓系钟琦之后裔,远祖本为中原世家大族,因避侯景之乱而流落南方,后定居兴国。先祖越国公钟绍京曾任唐中书令(宰相)。宋乾德丁卯年(967),钟伷之四世祖钟琦从平川(今兴国)迁龙南象塘。龙南镇会龙田心围钟氏之祖钟世清于明朝从福建汀州迁入,至今传20余代。渡江竹山钟姓之祖钟琦于宋乾德丁卯年(967)从兴国竹坝迁入,至今传30余代。里仁冯湾钟姓之祖钟满宝于明初从福建长汀迁入。里仁学上堂钟姓之祖于清朝时从福建汀州迁入,至今传10余代。里仁老屋仔钟姓之祖于明朝从定南月子大汶头迁入,至今传20多代。东坑上山钟姓之祖于明朝从定南石坪子迁入,至今传20余代。
黄姓,龙南县内黄氏祖籍在河南,后辗转南迁。关西上黄黄姓之祖黄圣四于明朝时从定南三亨迁入,至今传24代。黄沙钟黄黄姓之祖于明朝时从福建迁入,已传20余代。龙南镇竹洲坝黄姓之祖黄洪舜于明朝时从定南迳脑陈坑寨迁入,至今传19代。渡江黄花黄姓之祖于明朝时从福建迁入,已传20余代。临塘乡余坑黄姓、桃江乡白石岭黄姓和桃江乡柯树弯黄姓之祖,皆于明朝时从今全南地迁入,至今传20余代。
曾姓,龙南县内曾氏祖籍在山东,后辗转南迁。汶龙曾氏可溯之祖曾廷原居吉阳,五代时迁虔州(今赣州),五传至曾殷阜迁长宁(即今寻乌),数传至曾长新迁龙南大稳,继至黎坑,明朝洪武间(1368-1398)曾长新之孙曾士鸾移居汶龙上庄田背坑。渡江莲塘曾氏之祖曾子贵于明朝时从福建上杭燕竹岗迁入,至今传20余代。桃江乡曾屋围曾氏之祖曾省斋于元朝时从泰和县迁入,已传27代。桃江乡圳背曾氏之祖曾是宏于明朝时从万安县凤凰山迁入,至今传20余代。
▲曾屋围
谢姓,龙南县内谢氏祖籍在河南,后辗转南迁。明正统五年,谢汉聪自粤东镇平赴赣从戎,升任副将,后立基安远罗星坪;汉聪逝后,次子谢文斌、长孙谢茂兰同徙龙南黄竹陂,即今临塘乡黄陂,后迁播于今临塘乡老麻坑、李屋场、石人坑、鹅颈、东坑,东江乡贯下、松山镇、石人坳及关西等地。除谢文斌之支外,其他源流有:关西田心谢姓之祖于1940年从定南县新城迁入;关西杉树排谢姓之祖于1932年从定南留村迁入;东坑石头丘谢姓之祖于明末从信丰小江中心迁入。
赖姓,县内赖氏祖籍河南。桃川赖氏十二世祖赖忠诚于三国时迁桴源(今宁都地);十三世祖赖列宝于西晋永兴间(304-306),仕迁浙东;十五世赖士端于东晋宁康间(373-375)从浙东迁浙西松阳;十八世祖赖仲方于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迁雪竹坪(即今宁都城关镇);二十世祖赖度从雪竹坪转迁桴源;二十八世祖赖泰重于南宋高宗时(1127-1162)从桴源迁龙南县圭湖。赖泰重为龙南县桃川赖氏开基祖,明洪武年间其六世孙赖海清分支于杨村。
唐姓,龙南县内唐氏祖籍在河北,后辗转南迁。北宋时曾任广州枢密使的唐宗道秩满后择居龙南县新兴(今全南乌桕坝地),其孙唐国忠科进士,为龙南县第一名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南宋时唐国忠五世孙唐景辉从新兴徙居杨坊。故以今县境论,唐景辉为唐姓入龙南始祖。
蔡姓,龙南县内蔡氏祖籍在河南,后辗转南迁。汶龙罗坝蔡氏属济阳堂,可溯之祖蔡七郎原迁居福建长汀,后移居上杭;三世孙蔡斌、蔡兴随母刘氏于明景泰七年(1456)迁安远徙寻乌又寻徙龙南罗坝定居,至今传20余代。渡江新大蔡姓之祖蔡诚六于明朝时从南康县迁入,至今传20余代。渡江田心、老墟、石坪仔蔡氏之祖蔡观于明朝时从福建迁入,至今传20余代。
廖姓,龙南县内廖氏祖籍在河南。江东廖氏可溯之祖在唐朝和北宋时居江西宁都,北宋末年迁福建辗转于宁化、顺昌、上杭、永定等地,明永乐、洪熙间(1403-1425)分支于广东翁源腊溪。明宣德间(1426-1435)廖盈窗自翁源腊溪迁入龙南江下,繁衍于寨背、榕树下、新坪、嘉吉、上西门外廖屋等地。东江乡莲塘坑廖氏,龙南镇洪昌行廖氏和黄沙老屋廖氏,则于明朝从福建迁入。
▲新丁拜新年 赖国柱(摄)
综合上述情况,客家龙南人口的演变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社会变迁的过程和结果,既与大时代背景紧密相关,也有局部区域的地域特点;既有无奈的暴力抗争,也有温和的自我融入;既有为生存条件的被迫迁徙,也有稳定环境下的自然增长。但始终不变的,是不断求索安定宜居条件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
龙南历代人口状况和社会背景
人口管理,历来被统治者所重视。周代就有“司民”掌管户口,“自生齿以上者,皆书于版”,“异其男女,登下其生死”。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伴随着中原战乱和人口流动,不断有中原汉民迁入赣南,但整体来讲,这种迁入是零散的、人数不多的。
唐宋时期,北方移民尤其是赣中北一带移民,总是利用地利之便,首先迁入赣南,然后再通过赣南绾结闽西和粤东北的通道,陆续迁入闽西和粤东北一带。赣南对于赣中北一带而言,其人口迁移总是由西向东、自北向南展开的。赣南对于赣中北一带而言,是移民人口的接纳地,但对于闽西和粤东北而言,则是移民人口的输出地。
宋元时期,赣南的移民更多的选择了开发生态条件较好的河谷盆地县份,宁都、赣县、石城、兴国、于都五县都有比较大的河谷冲积平原,而赣南的广大山区县则人口稀少,属于地旷人稀状态。
宋朝丁口数与户数相差不大,大多数时间田赋摊于田亩,按户征收,因而户数的统计较为准确。宋朝时除田赋外,另有丁税及各种杂税徭役,多按丁口征发,故存在隐瞒丁口现象。丁口:户政名。即男女人口。如清制,凡男子自十六至六十岁称丁,妇女称口,合称丁口。丁口既是统计人口的基本计量单位,亦是派征丁银、徭役的依据单位。
南宋初年,赣南“虔寇纷纷”的时候,宁都、赣县、雩都都发生过大规模的动乱。但是,经过南宋赣南地方社会的转型,以及宋元以来官府教化的努力,这些开发较早的地区已经开始向“王化”转变。
在赣南的南部边界山区,宋元以来一直是官府很难控御之地。赣南的边界山区仍然有“峒民”和“盐子”不断侵扰,元代则是“畲民”的天下。这些地方,官府很难控制局势,更遑论接受王朝的教化。同样,官府控制的户口数也是很少的。元末至正年间,有人形容龙南县附近的南雄的情况说:而远僻在万山间,与韶之翁源,赣之龙南、信丰相接,溪峒险恶,草木茂密,又与他郡不侔。故其人为獠,暴如虎狼,至如寻常百姓,渐摩熏染,亦复狼子野心,不可以以仁义化也。(刘鹤:《惟实录》卷2,《南雄府判琐达卿平寇序》)
可见,赣南的龙南、信丰等地仍然有大量的未开发地区,也有大量“獠”等未纳入官府统治体系的化外之民。
在区别对待化外之民的同时,也伴随融合的情况,关于化外之民接受官府的记载:邑(龙南)上乡邻山峒民旧不输税,一日,数十人长枪系钱而至。吏惊怪,诘之。曰:“闻有好长官,愿为王民。”(钱士升:《南宋书》卷64,《郑轮传》,转引自陈森甫《宋元以来西南山地之畲蛮》)
明代中期始,大批赣中、福建、广东流民进入赣南,他们或佃耕水稻,或从事林木砍伐及加工,经济作物的种植则以蓝靛为主。
明清以后,由于美洲作物引进,山地成为可以开发的土地资源。在流民进入背景下,三省边界山区掀起一轮开发山地的高潮。土地开发除了河谷和规模比较大的盆地外,三省边界山区还有大量规模很小的盆地和广大的山地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开发。
大约从明中叶起,闽粤的客家人聚集区出现了人口大量增长,并向外拓展,至清代更大规模向四面八方迁移,龙南也成为了迁移的承接地和中转地之一。
据谱牒概算,嘉靖时龙南全县应该有七八万人口。隆庆年间划三堡给定南后,估算仍有六七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