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远明,寒区工程、土木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1962年8月生于江西龙南。1983年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1986年在兰州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3年3月任重庆交通大学校长。
“对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钻研”
1962年8月,赖远明出生于龙南市临塘乡大屋村。这是一座青山环抱、绿水萦绕的客家山村,孕育着勤劳善良、智慧上进的客家人。
赖远明自小家境贫寒,兄妹五人,他排行老大。父亲赖月林长年在矿山务工,落下一身病痛,家务主要靠母亲黄全英操持。作为长子,赖远明很早就开始为父母分担家庭负担。在邻居的眼里,赖远明是个勤奋、懂事、能吃苦的孩子,每到寒暑假,他总是抢着干些苦力活。
1978年,赖远明以优异成绩进入龙南中学就读。进了城,他依然保持着俭朴的秉性,每逢周末,他总要带上书本,步行几十里山路回到大屋村,一边学习,一边帮家里干农活。
虽然家境贫寒,却挡不住赖远明的求知热情和上进精神。“对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钻研”,这是当年老师们对赖远明的一致评价。
有次上初中物理课,老师拿来收音机准备连接广播,但没有接通。这时,坐在第一排的赖远明自告奋勇地说:“老师,让我来试一下吧!”他拿起收音机,摆弄了一会还真接上了,博得师生的一片喝彩。
有一回,数学老师王朋让学生做一道立体几何题,赖远明别出心裁,想了一种出人意料的解题方法,王朋老师便当众表扬了他。没料到,赖远明受表扬后,又熬了个通宵,想出了更多种的解题办法,让王朋十分惊讶,对其聪慧头脑和钻研精神赞不绝口。
“认准一条路坚持走下去”
1979年,17岁的赖远明考入南方冶金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在大学里,赖远明学习态度严谨,特别喜欢钻研。为了抓紧时间学习,他常常把电灯拉到室外,站在走廊上看书。“他学习刻苦,连吃饭排队时也不忘背几个单词。”提起赖远明,大学同学伍自强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就是凭着这份执著、好学的精神,赖远明在看似不高的起点上,始终保持着向前冲刺的状态。
靠着亲戚朋友的资助和学校奖学金,赖远明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大学毕业后,赖远明选择了寒冷的大西北。曾在兰州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工作。赖远明在那坚硬如冰的土地上扎下根来,一干就是三十多个春秋。
在外人看来,研究冻土是门枯燥无味的学问,赖远明却乐在其中。他认为,冻土研究就像大海拾贝一样,里面还有许多有趣的工作值得去做。
在学业上,赖远明孜孜以求。1983年他在江西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后,于1986年在兰州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任瓦尔大学访问学者,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世界冻土研究的领跑者”
在冻土研究领域,赖远明不断跋涉。在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由于他建立了研究冻土地区开放边界块碎石路基温度场和流场特性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分析块碎石路基对流换热降温规律的计算方法,研发了U形块碎石路基和通风管-块碎石复合路基等“主动冷却路基”的结构新形式,解决了青藏铁路块碎石路基这类含有流体-固体耦合传热温度计算和气候变暖情况下对青藏铁路的影响等关键科学难题,为青藏铁路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冻土工程温度场、渗流场和应力场三场耦合问题的数学力学模型,导出了这一问题的有限元计算公式,给出了其数值分析方法……多年来,赖远明艰苦求索,成功攻克一个个冻土领域难题,被誉为“世界冻土研究的领跑者”。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多年来,赖远明先后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中国地理学会会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百人计划”、全国优秀科技工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等。
▲赖远明(中)在工作
“即便天上掉馅饼,也会砸到早起的人头上。”小时候家乡奶奶讲过的朴素话语,赖远明记忆犹新,自小接受的客家教育激励着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涨的热情。
对于老家龙南,赖远明充满了感情。他说每次回到龙南都感觉变化很大,衷心祝愿家乡越来越好,繁荣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