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年前,源城赖屋坪的第一代祖先赖仁寿,落居上廓(今俗称上角)赖屋坪。那时候,赖屋坪还不叫赖屋坪,叫义荣坊。
为了纪念仁寿公诞辰346周年,赖屋坪在11月30日上午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祭祖活动。
根据赖氏族谱记载,赖仁寿生于康熙壬子,即1667年,卒于乾隆甲子,享年73岁。仁寿公很会经商,做的是米粮生意。在第三次迁徙时,到了义荣坊,创造了大厦,有田租万余石,店铺千余间,富甲河源城。仁寿公不愧于他的大名,既寿且仁,他乐善好施,由城里到上回龙的路上,捐筑有石桥七八座,被赐进士出身。
赖仁寿生3子,子生18孙,孙又生60余曾孙,300多年过去了,从赖屋坪出去的赖姓族人,已有1000多人。
这次祭祖活动在赖氏仁寿祠堂举行。该祠堂是乾隆年间仁寿公的三个儿子合建的,后来重修了几次。
今年77岁的赖来富,还记得解放前赖屋之大。“从前的赖屋,有九天十八井,有书房、花胎、地堂、花园,与徐屋亭、中心市场交界。”赖来富说。
解放后,赖屋很多地方都被分给了当地的贫下中农。现在,赖屋还保留有一些厚厚的门墙、老巷,但都是夹杂在新式小楼间。
赖来富介绍,现在赖氏每户一年交50元作为祠堂管理费,用作过年写对联、捡漏、疏通沟渠、搞卫生等。
上午10时,巳时,正是吉时。之前训练过一周时间的赖屋坪醒狮队,开始敲锣打鼓。
赖氏族人在上厅祖先牌位前摆好三牲——猪头、羊头、蒸熟的一整只鸡,鸡喙上插着剪成长条的红纸。除了三牲,还有一些鱿鱼、时令水果、红粄(最顶上的红粄插着柏叶)、料花(一种河源特色小吃)等。
赖屋坪醒狮队在祖宗牌位前舞了一阵狮子后,走出牌坊,走上长塘路,又走进上角中心市场,在自己族人开的一家“赖记米店”停留一会,送上了祝福,又回到了祠堂里。
“这是狮子出巡。”赖来富说。
狮子舞完,这次祭祖有贡献的,以及赖氏宗亲最为德高望重的几位老人率先点上巨烛,说着祝押韵的吉祥话,插上香炉后,开始三叩九拜。
“天皇皇,地皇皇,手举红烛向天堂,天神保佑人人叔侄健康长寿、富贵荣华、大吉大昌。”祝罢,一对红烛便插入香炉的沙子中。上一指粗的三品香时,又祝曰:“香火旺旺,儿孙满堂,天神保佑个个人的叔侄,健康长寿、富贵荣华、大吉昌。”
于是鞭炮齐鸣,“纪念赖屋坪开基祖仁寿公诞辰346周年,祭祖开始,全体肃立,奏乐!”于是鼓乐齐鸣。
“献猪羊鸡三牲、清茶美酒,点烛上香!”司仪祝曰。于是两位德高望重者先在仁寿公牌位前的香炉插上点燃的红烛,其余几位长者次第上香。
“向列祖列宗三鞠躬!”司仪唱道。于是由各地赶来的各房赖氏族人纷纷给祖先鞠躬,继而纷纷上香,叩拜。
11时30分,在祠堂内,100多赖氏宗亲坐了10围方桌,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