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繁体字写作賴,读作lài。甲骨文和金文都尚未发现此字形。战国时期秦简“云梦为吏”有此字形。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賴,简化字写作赖。本义用刀打制贝币。
赖,由剌和贝构成。剌本义是用刀将捆缚割开。贝指各种贝。贝壳很坚硬,加工成贝币,需要用刀打开贝壳。赖,就是用刀打制贝币。
《说文解字》:赖,赢也。从贝,剌声。剌,不仅仅是赖的声音,更是打制贝币的动作。
贝币是最古老的货币,蛤蜊壳、齿贝壳都先后做过货币。贝壳做货币都要进行加工,比如打孔。17世纪英国在北美发现印第安人还在使用包括蛤蜊壳在内的贝币。
打制贝币就有钱,引申为赢利,赚钱。《国语·齐语·管仲对桓公以霸术》:相语以利,相示以赖,相陈以知贾。(互相谈论生财之道,互相交流赚钱经验,互相展示经营手段。)《三国志·吴志·陆逊传》:逊开仓谷以振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陆逊开仓放粮赈济贫民,劝导督促他们种粮种桑,让百姓能够赚钱。如,赖利(得利)。
有钱就生活无忧,就有倚靠,引申为倚仗,仰仗,凭借。《韩非子·诡使》:贤者显名而居,奸人赖赏而富。(贤人以显赫的名声处在高位,奸人依赖赏赐而富裕起来。)如,百无聊赖(精神无所寄托和仰仗),赖得(幸亏),赖蒙(敬词,有赖)。
常人都会趋利避害,揽功诿过,引申为把坏事推给别人,怪罪。宋·洪迈《容斋续笔·咸杬[yuán]子》:小人争鬭[dòu]者,取其叶挼[ ruó ]擦皮肤,辄作赤肿,如被伤,以诬赖其敌。(小人争斗前,取杬树叶子的汁液涂抹在皮肤上,使皮肤红肿,如同被打伤,以便怪罪敌手。)如,全赖我。
因有所仰仗而拖延,该办不办,引申为拖着不办或拒绝承认,不讲道理。明徐元《八义记·酒家索钱》:赊酒无钱学赖皮。如,耍赖,赖婚,抵赖。
耍赖不好,引申为不好,孬,坏。今年庄稼长得不赖。又指处于生长发育期的人或者动植物长得不强壮。如,赖赖巴巴,赖巴(身体弱,或耍赖的人)。
无赖一词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刘邦建立汉朝后,在长安建成皇宫未央宫时,刘邦大宴群臣。刘邦的父亲被奉为太上皇。刘邦向父亲敬酒说:“始大人常以臣亡[wú](通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当初,您老常常认为我是一个无以谋生的人,没有能力置办产业,不如我二哥勤力。如今我成就的产业和二哥比起来,谁的更多啊?)
无赖,本义是没有固定产业可以依赖生活的人,后来引申为不做正事的人。《新五代史·卷六十三·前蜀世家第三》:(前蜀皇帝王建)少无赖,以屠牛、盗驴、 贩私盐为事,里人谓之“贼王八”。(王建年少时是一个无赖,以杀牛、偷驴、贩私盐为生,村里人都叫他“贼王八”。)
赖的衍生字都与其本义或者引申义有关:
1.懒[ln],心里有所依赖,长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愿意劳动,形容不勤快。如,懒惰,懒汉。
2.籁[lài],一种管乐器,用多根粗细均匀的竹管制作,也称排箫,靠吹竹管的口发声。引申为声音。如,天籁,地籁,人籁,箫籁,万籁。
3.癞[lài],癞病又称麻风病,症状是皮肤有斑疹和斑块,造成这些地方的毛发脱落。古人或许认为,人得了这种病,使得皮肤无法依靠毛发保护,因此称作癞。
4.濑[lài],由于没有什么依靠,使得水流急速通过,称为濑。如,江濑,幽濑。
5.獭[t],一种水陆两栖动物,生活在江河或海岸边。因为这种动物白天隐匿在洞中休息,夜间出来活动,人们以为它是一种懒惰的动物,就给字取名獭。如,水獭,海獭,旱獭(土拨鼠)。
在今河南省息县包信镇,有座蛤蜊山,属于新石器时期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存。当时,蛤蜊壳可能已经作为货币参与商品交换。当时,这里的人把蛤蜊山的贝壳加工成贝币。人们把打制贝币的过程用符号记录下来,写作赖,把赖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标识,称为赖氏,并在此地建立了方国赖国。
在周武王伐纣之时,或许赖方国没有参与伐纣联盟而被武王灭国。前1044年,周武王封其十九弟颖接管了赖国,成为姬姓赖国开国君主,子爵,史称赖叔颖,国称赖子国。西元前538年,赖国被楚灵王所灭。
据文献记载,赖姓来源有:
1.出自姬姓。周成王封他的叔叔姬颖为赖国国君,史称赖叔颖,子爵。春秋鲁昭公四年,赖国被楚灵王灭了,其后裔以国名为氏,称赖氏。
2.出自少数民族。阿昌族、满族、蒙古族、台湾土著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赖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