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傳承 > 历史史料

“松阳”县别名及其几度变更和变迁

✍作者: 鈺龍   🌎來自: 賴氏網   🕗時間: 2024-10-21   👆浏览: -

tags: 松阳

松阳是浙南丽水地区建县最早的一个县,民国《重修浙江通志稿·沿革表》载“东汉献帝建安四年,孙吴置”,“此为古栝苍地正式建县之肇始”。

从史籍记载上发现,松阳从置县之初的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至五代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的700多年间,县名又称为“松杨”。史籍上有四大论据:

一是《会稽志》中有记载。松阳置县历来有多种说法,持兴平二年(公元195年)置县说的宋嘉泰《会稽志》卷一·历代属县》中载“兴平二年,分诸稽之大门村为汉宁县,又分章安之南乡为松杨县”。

二是《三国志》中有记载。西晋陈寿撰《三国志·吴志·贺齐传》中载:齐于建安八年讨汉兴,令杨松长丁蕃留备余汗,蕃本与齐邻城,恥见部伍,辞不肯留。《隋书·地理志》指出此作“松杨”,误倒为“杨松也”,这里讲到的“杨松长”是“松杨长”之误,“松杨长”即东汉时县令的称谓。

三是《吴录》中有记载。出自三国时孙吴孑遗、西晋张勃编著的“堪称孙吴一代完史”的《吴录》有云:松邑“作松杨,以地多二木也”。古时松邑地域广大,生态环境是近乎原始的自然状态,山林茂密、林木森秀,尤以松树、杨木居多,故松邑置县之初又称为“松杨”,好似古人有大名,也有别名一个意思。所云多杨树,可能在初置县时的松阳县域其他区域。

四是清光绪《松阳县志》及《浙江分县简志》上有记载。唐之后五代十国的后梁时期,吴越王钱镠与杨行密为仇,上书梁太祖,以“淮寇未平,恥闻逆姓”为由,请改诸县名“阳”(音同杨)者,五代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五月,吴越王钱镠改松阳县为长松县。此乃为松阳最初县名又称之为“松杨”的佐证,也说明“松杨”这个松阳县的别名从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也曾和大名一同沿用,一直延续至五代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达700多年之久。

查阅史籍,知松阳县名曾几度更改,史籍中浸润着生动的传说故事,颇为有趣以飨读者:如上所述,五代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五月,吴越王钱镠奏请梁太祖:凡属地与“杨”同音者,悉奏改之。于是吴越境内,除横阳改为平阳(意为扫平杨吴)外,地名不闻“杨”音,富阳改为富春,暨阳改为诸暨,东阳改为东场,浦阳改为浦江,松阳改为长松。29年之后,到了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改长松县为白龙县。清人吴任臣编撰的《十国春秋》、元末重臣阿尔拉·阿鲁图主持纂修的《宋史》和清顺治《松阳县志》均载:“天福四年(公元939年),岁旱,县令陈时祈雨百仞山,据传白龙现于山麓之白龙津,吴越王元瓘遂改长松县为白龙县”。为何改此县名,松阳民间流传着一个“瑞现夫人庙”优美的传说。60年之后至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郡守杨亿请复为松阳县,此记载证明,不用别称的松阳县大名沿续至今也有上千年的历史。

松阳不仅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耕读传家,特别是文化教育冠于他县,抗战时期,有着“浙江模范县”之美誉。新中国建立之后,因形势变化,松阳县建制也曾几度变迁,变迁中可见当时国之大势,特兹录于此:1958年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的形势下,当年11月21日,松阳县建制撤销,原政区并为遂昌县的一个区。1978年特别是三中全会以后,松阳强烈要求恢复县制,历经一波三折,并入遂昌24年之后,至1982年1月30日,国务院(82)11号文件正式批准恢复松阳县。孙志华、叶光铭曾作《松阳县恢复县制始末》一文记载:“5月1日,时任县委书记林彬带领复县后新领导班子扛着披红挂花的中共松阳县委、县人民政府大牌,到原松阳区委办公楼大门口举行了挂牌仪式。至此,松阳与遂昌并县24年后重新恢复县制”。

如今的千年古年,松阳旧貌变新颜,经济长足发展的同时,传统田园风骚独领,农耕文化烙印彰显,是华东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体系中保留最完整和乡土文化传承最好的地区之一,被誉为“江南秘境”,乃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

-責任編輯:鈺龍 文章頁數:第[1]页 
 💠 新聞評論
😶 还没有相关的评论!

㊔ 您的大名: 游客也可以评论^_^ (注册) 验证码:  如果发生验证码错误请刷新页面再发表你的评论
🔔 友情提醒:评论限制在100字以内    
📲 本頁手機二維碼▼

壹手機/平板掃描打開即可
閱讀本文。二在微信中:發現→掃壹
掃,打開,點擊右上角的 ... 可將
本頁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本級分類列表
风水预测
历史史料
民俗礼仪
文学书画
社会其他
🔍 站內文章搜索





🔝 本類閱讀排行
» 流浪族群羅姆(茨岡)人
» 中华民国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
» 三明 | 沙县与闽西北的因果
» 汀州 | 馆前的前世今生
» 百年茅台秘闻-席上无赖茅,空...
» 中國的文化工程,20年來卻被...
» “松阳”县别名及其几度变更和...
» 汀州 | 童坊的前世今生
» “忘本”的广州人-广州拆了那...
» 福建省行政区划调整史
💰 贊賞賴氏網

網站地圖 | 關於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