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筑大古塘围垦了大片涂田。有了土地,需要劳动力,于是招徕了大量的移民来开垦营生。来白沙路的移民,有的来自南边山里——后来叫匡堰、彭桥、彭东、横河、龙南、石堰等地,现在白沙路街道南部的村和社区,如新横江村、武陵桥村、宏坚村、隆兴村、潘余村、二房村、长春村、轻纺村、八字桥村和群丰社区等,现今还持有240多块山林地的权属(集体所有),面积总计3200多亩,说明他们是从南面山丘那里迁移到了大古塘南北,并继承了祖业山地。
又据所见现存几种宗谱记载,原居余姚城西北郊的徐正中,字文叔,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曾出仕武昌县尹,得到梅川乡围垦了大片涂田的信息,率族人来开荒,先在徐家畣搭建草屋数间,劳作时居住,存放工具等。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其四世孙还有居住在余姚西北隅的旧居里务农的。经过数十年后,开垦的田亩多了,延祐年间(1314—1320年)徐姓子孙、族人“始弃故址,悉家梅川”。迁居过来,家族繁衍,到明代中期还建造了徐氏宗祠,至今还遗留一对石狮耸立在“胜陆高架桥”下,风吹雨打460多年。到清代光绪末年第三次续修徐氏族谱时,徐氏人丁已超万口。
龚氏先世护宋高宗驾南渡,后卜居余姚小皎山(今鹿亭乡中村),毕竟山间可耕种的土地资源有限,元世龚宾(十三世行辛六)、龚贸(十三世行辛七)移居白沙,分住“河西”“河东”,开荒种地,养活家人,积累财富,繁衍后代,现在龚氏人口遍布白沙路各村社区。
厉(励)氏家族,先是宋末进士厉元吉,宋亡后不愿仕元,隐居湖海,课徒为生,上林乡曾经协助余姚州州判叶恒第三次修筑大古塘的岑安卿就是他的学生。厉元吉在大古塘南一带隐居多年,熟悉了情况,建立起了人脉,从岑安卿怀念老师的诗中我们知道厉元吉的儿子们是务农的。厉元吉为姚江厉氏“山北面”第十三世,其后第十四世的厉悦,字豫如,号“梅隐”,带着家人及族人迁居到白沙路一带创业,名为“方孝孺题”的《像赞》称其“聚族于斯,保世滋大”,家族发达了,今天在白沙路街道群丰社区还保留着清代建筑厉(励)氏宗祠“思绥堂”的主体建筑。这几个种姓迁徙、开荒、定居、繁衍,发展壮大的轨迹,也是迁移到白沙路的百族百姓发展成业的轨迹。
还有来自绍兴府山阴、会稽、上虞几个县的民工,在修筑大古塘及以后各海塘后,有的就留了下来,找处地势稍高海水浸不到的地点,支起窝棚,寻找谋生之计。这些外来的移民称为“客民”,他们没有止步于大古塘,而是追逐着塘北淤涨起来的沙涂走,开垦更多的涂田,熬盐,捕海鲜,植棉,耕种五谷。也有的再度迁移到现在的胜山镇、崇寿镇、龙山镇,甚至更远的舟山诸岛、定海、象山、宁海等地的海边,围垦海涂。如原赖王村,是在十五世纪中叶赖氏先祖森八公率子弟族人来大古塘北淤涨起来的沙地上谋生,聚集为后世前赖王、后赖王、石南头墩、岑童四个自然村。先是主要以捕鱼为业,撒网捕鱼外,还有赖家人独有的“弹钓”“鳗钓”等方法,后来人口繁衍,渔业资源有限,有部分赖姓人士迁徙到龙山、胜山、附海等地拷海作业。
农渔民追逐着天涨沙涂,源源而来。《余姚六仓志》说:“近数十年山(阴)、会(稽)客民入境,愿赁卤地刮泥摊晒蒸卤为业,六仓丁户悯其穷无所依,既赁之地,或弛其租,由是来者益众,生齿日繁,滨海一带自成风气。”原先一片海沙荒无人烟,自修筑大古塘后到清末民国初,白沙乡的人口(不包括塘南的原天东乡)据宣统二年(1910年)调查:户口11675口;民国七年(1918年)编查:3158户,男7075丁,女8101口,男女合计15176人。(《余姚六仓志·乡镇》)
有了较充足的劳动力,就可以开垦更多的荒滩沙地。如今的白沙路街道属当时余姚县北部的梅川乡——尽管土地淤涨逐渐向“后海”扩展,梅川乡幅员越来越辽阔,从宋朝到清末还是个“乡”,是海涂围垦和亭户继续北进熬盐的“幅射”中心,起点是周塘,呈“扇形”展开。打个比方,现在慈溪的地形像人的肚子,中间圆溜溜地凸出,两边收起,而白沙路所处的位置正是它的肚脐眼。
地方史学者经过调查考索说,一是胜山的部分古地名跟南边大古塘前后的村名和北边新浦镇、杭州湾新区的村名相关联。如胜山二灶村有地称“墙里甲”,南溯白沙有“墙里村”;大湾村有地称“西华甲”,南溯白沙有村“西华头”;胜东有村“罗家丁”,南溯逍林有“罗家庄”,北延新浦也有“罗家丁”;水云浦浦东有村叫“上张”,南溯逍林、匡堰有“张丁”“后张埭”,北延新浦有“下张丁”;胜西有“四灶村”俗呼罗家路头,南溯白沙周塘有“上四灶”罗家路头,北延七塘杭州湾新区有“下四灶”罗家路头。虽然三地塘名不同,但灶名相沿,俗呼一致,均同处一条四灶江边,其实就是白沙四灶方位的直线北移,并且三地罗姓都属埋马罗氏同一宗族。现在的匡堰镇在古代与白沙路同属梅川乡。
二是胜山地面的地甲中明显出现带有大古塘南北的地名和房族影子,如乌山甲、彭桥甲、张岙甲、降桥甲、榆树下甲、凤凰甲、下新屋甲等。这里所例举的村庄地名,大都属梅川乡。所有这些与“灶、甲、丁”相关的地名,正源自明代逍林、白沙两地之周塘沿海一线的古地名,因明、清政府推行“直甲分丁”的盐政,塘南塘北沿袭下递而来。沙涂围起来了,总得有个地名才容易识别找寻,所以迁移来的盐民们就拿自己熟悉的原住地地名来称呼新开辟的地方。
“直甲分丁”盐政,综合诸家说法,自周塘以下煮盐灶地以北,丁地可延伸直到海水底下浅滩,凡海退涂出,朝廷允许灶户可相约自行筑圩围塘,其所围之地永归灶户煎盐之用。姚北海涂灶地引咸水、排淡水都是南北方向,又因为海际沙涂坍涨靡定无法确定南北纵向的距离,只能定东西横阔的距离,两水沟或小河江间之直甲涂地俗称为“一甲地”。道光《浒山志·海地》说“每灶按姓分甲,甲内按人分丁”,一甲地的宽几十米至数百米不等,与这一块沙涂的面积、灶户丁数有关,比如龚姓宗族人丁多,参加围塘的劳力多,据说龚姓所分得这一甲阔达“八十多间屋面”——用现在的丈量该有二百五六十米吧,厉(励)姓丁户人数少,厉(励)氏宗族的一甲相对就狭一点了“约三间屋面阔”。把一甲甲海涂沙地分给煮盐之丁户,世称“直甲分丁”。我们以白沙路的“礼字三灶”为例,据《余姚六仓志·丁册》记载:
礼字三灶(团书胡显臣、厉子苏办)二百六十四丁。[内分路门甲(原注依照十甲分派)、首甲、二甲、三甲、四甲、五甲、六甲、七甲、八甲、九甲、十甲、新丁甲(原注粮归水乡)、附场甲(原注粮归东寅)、乌山甲(原注粮归乐三灶)。]
礼氏三灶占涂地“南自周塘,北至利济塘,东起礼二灶,西至礼四灶,计地三千三百三十四亩一分四厘六毫六丝六忽……”,被分割成十四五个南北长溜而东西狭窄的直条(或称“直格”),直到海塘。这项政策的目的,鼓励盐户多熬盐,扩大生产,有利于政府的财政。后世明清朝廷乃至民国政府,一直保留、实施“直甲分丁”“子母传沙”为要点的《姚灶成规》。
白沙路街道许多村(社区)在外乡镇(街道)还有土地权属,如:今新横江村的华家桥片在胜山镇胜南村(古地名叫“拨船塘”)有142亩土地,在后横塘(现称白沙街道隘笆)150亩,涉及8个生产队;降桥片以前最远的土地在五洞闸翁家,87亩,涉及现有6个生产队,有几十里路,集体化后建立了里河队,在地畈搭建草舍及小屋,吃住在那里;降桥片在拔船塘(现属胜山胜南村)也有7.8亩,涉及第三、四生产队;东宅片也同样,在坎墩街道(胜山镇胜南村或高架桥西首)的河心甲有36亩,涉及6个生产队,在拔船塘彭桥甲有12亩,涉及2个生产队。西华头村,土改后农户在观城三塘头、长岐山、大岐山、胜山后、坎墩直塘头、四灶浦都有土地,农民管这些上代遗留下来的不在本乡镇(公社)的土地为“插花地”。后来在公社化时期,已经入了社的“插花地”集中划畈,根据上级有关土地划畈政策,划归当地乡、村管种。西华头大队各生产队管种的翁家浦土地,由于路远成本高、产出少,1971年时,大队抽调各生产队人员成立第15生产队;1972年10月又从上周塘等外村调入插花地约30亩,成立16队,农忙时就在当地驻留劳动。直到1994年底,翁家浦的土地才有偿转让给观城镇。高河塘村在龙山镇——当时的甸山公社拥有数量不菲的田亩,为更好地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1962年高河塘村有21户人家,61人,迁居到甸山公社后横江大队安家落户。
综合一下,今329国道以北,至七塘公路(即原“七塘头”)——白沙路民间俗称“后横”的——就进入国家统计年报表的土地,水田有4800多亩,沙地(旱地)有5200多亩。追本溯源,白沙路街道各村所拥有数字巨大的土地资源,就是“直甲分丁”政策下,先辈移民们“刮泥、运溜、淋卤、配煎”辛苦挣揣下来给子孙后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