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頁 > 新闻 > 賴姓新聞

【大家谈永威】-赖配根

✍作者: 鈺龍   🌎來自: 賴氏網   🕗時間: 2024-4-8   👆浏览: -

tags: 赖配根

赖配根

赖配根,中国教育报刊社党政办主任。连续两次获教育部优秀新闻一等奖(“2001-2003年度教育部优秀新闻暨论文评选”一等奖和“2004-2005年度教育部优秀教育新闻评选”一等奖),获教育部“2008-2009年度优秀教育新闻奖”。编著《新经典课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文与字的神韵——文学美》(杨桂青、赖配根编著,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担任“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等5套丛书的副主编。

赖配根主任多次考察永威学校,于2009年在《人民教育》杂志发表《解放“学习力”——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背后》一文,为2012年出版的《蔡林森:学校管理变改》一书作序《学校管理的“第三条道路”》。

什么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教育家?

从蔡林森校长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发。

首先是要有高尚的教育情怀。我在一篇文章里,曾说蔡校长是“为教育而生”。无论在洋思还是在永威,他都是“吃在学校,睡在学校”,“如果把学校比作一台机器,那么我就是整天守在这台机器旁边的看护人,哪个螺丝松了我就把它拧紧,哪里声音有问题我就找到原因马上修好。”他不习惯坐办公室,而是从早到晚,从一个教室走到另一个教室,“我就是要到‘前线去’。这样,老师、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眼里,大家的情绪、精神、态度怎么样,我都清清楚楚”。每天早上,他都准时站在学生公寓门口,迎接每个学生上早锻,“要让学生每天第一时间能见到我”。他的情感、他的精神世界、他整个的生命,都与学校、教师、学生、教学交融在一起。教育就是他生命的全部。这样的教育激情,这样的教育情怀,在中小学是少见的。

这就是教育家型教师、校长的第一品质,把教育当作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情怀,只能发自内心的需要,而不能矫揉造作。几十年来,蔡林森就是这么过着自己的教育生活,无论是默默无闻,还是已名闻遐迩,他每天的学校生活规律都是一样的。什么叫潜下心来育人?什么叫“吾道一以贯之”?蔡林森校长都足以当之。

其次,要勇于面对现实的教育土壤。许多人对教育有深刻的见解,但在他们的眼里,中国教育的现实要么无可作为,要么必须进行革命性的改变。这是一种逃避,即完全不能接受或认可现实。这些人,在教育改革上,要么四处碰壁,要么为教育制造新的混乱。教育首先是一项文化事业。文化是不能即刻“革命”的,而只能在“同情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变革。蔡林森校长对我们的教育现实,有着刻骨的体验,洋思中学曾经是一所农村薄弱校,永威学校一度面临“关门”的危险,他就在这样的“教育土壤”上创造着奇迹,把它们都改造成了教育质量一流、全国知名的学校。你若与蔡校长接触,就会发现,他没有什么时髦的词语,也不高谈西方后现代教育理论,但是,他对学校、教师、学生是那么了解,尤其是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不管哪个学科,他都有着深刻的洞察。他的教育信念似乎很简单,就是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但真正教书育人的人都知道,要把这一理念变为现实,需要怎样的智慧和毅力。他从不许诺要对教育进行根本性革命,但他默默地以自己个人的力量,去改变现实。他对教育现状没有慷慨陈词,在证明自己的教育改革成就时,仍然按照传统方式,老老实实摆出学生成绩方面的数据——他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但在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他大力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因而他的改革是踏实的,坚不可摧的。我们缺乏的就是这样的改革者。

再次,要努力探索出一条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模式。目前,中国的教育改革,不管提出的口号多么诱人,如果不能改变学生的学校生活,尤其是课堂生活,那么改革就是纸上谈兵。不幸的是,从上至下都在大谈特谈提高教育质量,却少见教育行政管理者真正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少有人深入研究教学模式的实践情况。蔡林森的改革实践,首先就是改变课堂;教育界、社会上对他的认可,首先也是因为他创造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关于这一模式,蔡校长的著作《教学革命》一书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这里无须赘述。需要强调的是,每一个成功的教师,尤其教育家型的教师、校长,无不建立了自己的教育观、探索创造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比如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育、窦桂梅老师的“三个超越”和主题语文教学、孙双金老师的情智教育……虽然我们一直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提到模式就有人反感,但现实是,对教育实践不断进行理性反思,并从而上升为具有个人色彩的“教育哲学”,同时,在理性与实践的互动过程中自然形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所有名师、教育家成长的共同之路。模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千千万万的课堂只有一种模式。只有广大教师善于总结个人的教育实践,并努力形成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模式,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才会百花齐放、灿烂夺目。

最后,要善于积累、总结适合中国教育土壤的学校管理经验和智慧。名师影响的只是自己班里的学生,教育家型的校长,则不但成就一批教师,而且成就千千万万的学生,真正能做到桃李满天下。但我们有一个误解,即认为一个名师,必定会成为一个好校长。许多人到永威学校考察,最感兴趣的也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以为了有了先进的教学模式,学校教育的一切都OK。实际上,正如好的教学模式+好的学校管理才能成就一所学校一样,只有名师+管理智慧才可能产生优秀的校长。蔡林森之所以为蔡林森,就在于他不但创造了自己的教学模式,而且还探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学校管理模式,即教书育人责任制。这一管理制度,在他与永威学校董事长任太平先生合著的《学校管理变革》中有深入的论述,在此我只强调一点,那就是,学校管理靠文化(这里所指文化,侧重于人文精神的层面),但根本上要靠先进的制度,而学校管理制度的关键,是要激发起每个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不把学校当作孤岛,而是置于整个社会大环境中;不把教师当作抽象的理想群体,而是基于其现实的情感需要、利益诉求加以引导、唤醒,以保障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主体性地位,是教书育人责任制的精髓所在。这是基于中国教育土壤,但又有所超越的学校管理模式。正是这一模式,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四清”等教学制度一起,造就了永威。一个有志于改变学校教育的校长,是不能满足于用先进的理念改变课堂,而要以自己的管理智慧乃至积累、总结出一套学校管理经验、方式,去立体、综合推进学校变革。只有这样的变革,才会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真正的变化。


-責任編輯:鈺龍 文章頁數:第[1]页 
 💠 新聞評論
😶 还没有相关的评论!

㊔ 您的大名: 游客也可以评论^_^ (注册) 验证码:  如果发生验证码错误请刷新页面再发表你的评论
🔔 友情提醒:评论限制在100字以内    
📲 本頁手機二維碼▼

壹手機/平板掃描打開即可
閱讀本文。二在微信中:發現→掃壹
掃,打開,點擊右上角的 ... 可將
本頁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本級分類列表
环球财经
客家新闻
台湾新聞
青田新闻
华人新闻
賴姓新聞
外媒参考
🔍 站內文章搜索





🔝 本類閱讀排行
» 西班牙華人網戀形式紛呈情多曖...
» 2023年宁都賴氏祭祖大典
» 追求什麽樣的愛情?新壹代旅西...
» 心田赖氏家庙2021年优秀学...
» 赖氏宗亲联谊总会第四届第三次...
» 森美蘭赖氏宗祠选举 赖景财蝉...
» 匈牙利四川同乡会赖华会长应邀...
» 怀乡木辂赖氏宗祠2017版族...
» 德化吉山上井基建时发现明代赖...
» 台湾台中市五美堂赖氏宗亲到坂...
💰 贊賞賴氏網

網站地圖 | 關於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