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街,位於青田古城的中心位置,在我縣源遠流長的千年故事中始終占據著重要的戲份。由於臨江而設,它成了青田商貿文化的源頭,直至20世紀70年代,依舊是這座小城裏最大的商業街道。而後的30多年間,城鎮發展迅速,道路規模漸拓,它在我縣日新月異的發展中濃縮成了壹條小而細長的商業街道。
初聞大街此名,現今的年青人已經無法真實體會那個“大”的頭銜,而那些見證過其變遷的人則依舊沈醉在它最初繁榮寬廣的氣勢裏。大街東起橫石條,西至橫街,與上店街相連,與寶幢街毗鄰。長約500米,原寬3米許,在民國30年(1941)後多次失火,漸擴為3.5—8米不等。由“大”名稱到“小”街道,從“小”商業中見“大”發展,大街並沒有演滅於歷史的煙雲,今天依然是壹條商業街。
曾經 歷經風雨
如今妳仍可看見的大街都建設於民國元年之後。盡管在那之前的明清時代,大街就已是縣內壹條重要的街道,有了不少房子及居民,亦有些原始商業的足跡。但我們已經無法從現存的建築或傳言裏獲取更多歷史的密碼,或者說過去的壹切已經難以佐證辯其真偽了。
且從民國元年說起吧。那時突如其來的壹場大洪水洗刷了整個縣城,自然包括了大街。聽說那壹帶只有壹杜氏家庭的兩三棟房屋尚未在洪水中倒塌,其他房屋便都隨洪水而去了。那時的居民有的逃亡成功,更多的則葬身於那場災難。據壹位從小住在大街裏的老人包荷蘭回憶,她不曾經歷那場劫難,但從小就壹再聽家中的長輩提起,在那場大水中,他們失去了18位親人。
洪水後,大街的居民慢慢地用壹磚壹瓦重建起家園,那時的建築幾乎為清壹色兩層木質樓房,其中的大多數保留至今。除了大多數為居民房之外,這條長長的大街上也開始孕育出了當時仍很模糊的商業雛形。據壹些老人回憶,民國時期直至解放初期,縣內僅有的幾家柴米油鹽等小商店不少都散布在這條大街上,商店間僅用木板間隔。附近還時常會有壹些經濟小吃和在深夜出動的餛飩擔子,用微弱的力量點綴著那時的商業。1951年,鶴城僅有的三家理發店就有壹家在這裏。那段漫長的歲月裏,大街是縣裏較為著名的生活區與商業區。後來,計劃經濟的實行,壹切商業都被明文禁止,大街壹度成了壹條安靜的生活拮據的居民聚集帶。老人回憶當時,僅僅只記得那些記憶是沈寂的,泛著灰暗且艱澀的底色。百姓們在這條街上艱苦而又懷抱期望地為生計奔波著,大街也就在這樣平靜的奮鬥裏異常緩慢地變遷著。其間,因著抗日戰爭以及文革時期的破壞,大街上的不少樓房受到炸毀、燒傷,在慢慢的修復中仍舊留下了壹些久久的疤痕。
上世紀80年代,大街還經歷過兩三次破壞性挺大的火災,焦灼的火焰摧毀了不少居民的家。特別是大街兩頭,損失最為嚴重。在壹次次火的折磨後,大街上出現了壹些比較高而新的磚木結構的房子,完全不同於這壹帶原先統壹而低矮的建築。也隨著這些變化與時機,大街周邊的菜園慢慢被開墾,大街原本“粗壯”的主幹上慢慢抽長出了新的“枝芽”,大街在水火的壹再考驗與洗禮下,堅毅地接受著歲月的各種挑戰。
如今 洗盡鉛華
據不完全統計,大街上現有商店近150家,而在其主街道以及不斷開拓出來的十幾條小弄裏共居住著上千居民。
對於現今的商業氣息,據說大約成形於上世紀90年代初,那時的大街從有幾家打金店、布店、海味店的迷妳規模快速地發展為如今這番繁華景象。那個年代,商業經濟在全國開始擡頭,並起大興之勢。大街自然在其原來就占有比較優勢的基礎上成功地轉型成為了壹條商業街道。上世紀末的這裏,隨時可見各種布料、生活用品、家庭廚具,生活環境的轉好、購買途徑的便捷,激活了整條街。那時的人們,壹旦發生生活中缺少了什麽,便會直奔大街而來,以至於有些老人多年的習慣養成,使大街仍然是他們購買商品的第壹選擇。新世紀的大街,在保留了原本生活化的商品元素外,也逐漸成了新時尚的圈地之壹。21世紀初,各式各樣的服裝店進軍這裏,在大街琳瑯滿目的市場中培植出了壹朵奇異的花,亦受到了不少青年的青睞。他們或許不知道大街的過往,卻照樣明確地把自己的現在投遞到這壹條充滿著生活味道的長街上。
當然,跟縣城裏新開發的其他嶄新寬闊的新型商業街道比起來,這裏歷史悠久,這裏房屋陳舊,這裏道路略顯狹小,確實難以成為時尚的風向標、代名詞。但這裏本能地散發出來的古舊味和滄桑感,也使得大街的氛圍獨具壹格。走在大街上,妳會感覺到這是壹個小而全的世界,是壹場完全不同於其他街巷的購物體驗。五花八門的商品分門別類地擺放著,雜亂卻有章;性格各異的商家隨心所欲地招攬生意,突兀卻溫暖。
而那些居住在大街上的新老居民,似乎也受了大街這般自然氣息的浸染,在這條他們賴以生存的街道上大多顯得很是放松、自由。順著大街壹路閑步,常常會有壹些狗貓類突然躥到妳的腳邊,又忽地迅速跑走。而在那些店面前,則常坐著壹兩個老嫗或老翁,或懷抱針線,或手持煙鬥,倚在路邊信口閑談。壹些大約中年的居民,還會在街的兩邊毫不顧忌地大聲交談著壹些生活中的瑣事。擁擠而原始的街上,鮮少機動車,連三輪車、自行車都會盡量避開打擾這裏的平衡。所以,小孩們可以在放學歸來的時候,背著書包在這條街上追來趕去,快活地奔跑。
曾有人這般形容大街:像睡衣,雖不似華服,難登大雅之堂,卻有著別處難以匹及的生活化的真實、貼身般的舒適。或許大街經歷多年便是想要留下這般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