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頁 > 青田 > 青田名人

傳說劉伯溫隱退後來嶗山修行

✍作者: 黃默   🌎來自: 城市信報   🕗時間: 2014-3-28   👆浏览: -

tags:
劉伯溫幫朱元璋奪得天下傳說他隱退後來嶗山修行
1


  在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壹統江山劉伯溫”的說法,在老百姓心目中,劉伯溫不僅是個公正廉潔的清官,更是個神機妙算、運籌帷幄的“賽神仙”。而歷史上真實的劉伯溫則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是明朝開國元勛,他為朱元璋獻上時務十八策,助他打下大明江山,又在功成名就後隱退鄉野。傳說劉伯溫離開朝堂後,在嶗山修行,最終羽化成仙。

  少年時讀書過目不忘

  劉伯溫本名劉基,伯溫是他的字,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出生於浙江青田。提起劉基的家世其實也有些背景,他的先祖是豐沛(今江蘇豐縣沛縣壹帶)人,後遷往鄜延(今屬陜西)。北宋滅亡後,劉基的七世祖是南宋初年榮國公、鄜王劉光世,後來“南渡”到了江南,從此劉家就在浙江壹帶住了下來。

  劉基的父親劉爚為人正直,才智出眾,自小就和祖父劉豪壹起設謀挽救了許多同鄉的性命。原來,南宋滅亡後,青田縣壹帶的起義軍相繼被元軍圍剿。為了斬草除根,元朝統治者派浙東道宣慰副使茍貼兒在青田縣調查反元義軍的情況。有叛徒提供線索幫茍貼兒造了壹個黑名冊,準備上報朝廷,予以鎮壓。這個消息讓劉伯溫的曾祖父劉豪知道了,便在茍貼兒路過武陽村時,以當地鄉紳的身份設下豐盛酒席,留茍貼兒壹行人到家裏休息。劉豪將茍貼兒灌醉,偷出黑名冊燒掉,然後親自點火燒毀了自家的祖屋。他們故作慌亂的樣子,從大火中救出茍貼兒。

  茍貼兒自知飲酒誤事,所幸死裏脫生,對劉家感激不盡。青田縣人對劉家不惜財產智救同胞的義舉十分欽佩,劉家的聲譽在當地也更高了。劉爚後來成為當時的名儒,從事教育行業,他40多歲時才生下劉基,所以視之如掌上明珠,對這個兒子的教育也格外用心。

  少時的劉基就在讀書方面顯示出了不凡的天資,不僅聰敏而且好學,被鄉親們稱作“神童”。據說,少年時期的劉基不僅讀書壹目十行,而且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泰定元年(1324年),十四歲的劉基入郡庠(即府學)讀書。當時先生教授的春秋經是壹部隱晦奧澀、言簡義深的儒家經典,初學童生壹般很難讀懂,只是捧書誦讀,不解其意。劉基卻不同,他不僅默讀兩遍就能背誦如流,而且還能根據文義,說出自己的見解。先生見此大為驚訝,以為他曾經讀過,便又試了其他幾段文字,劉基都能對答如流。老師十分佩服,暗中稱道“真是奇才,將來壹定不是個平常之輩!”壹部春秋經,劉基沒花多少工夫就學完了。

  《被利益集團拖垮的王朝》壹書中寫道:有壹次,劉基逛進壹家書肆,被壹本天文書吸引,於是站下來翻閱。店主見他看得入神,便上來搭話。言談中覺得這位年輕書生談吐不凡,有意將書送給他。劉基卻笑著說:“不瞞店家,我方才看了半日,這本書早已裝進了肚皮。”說著便流利地背誦起來。店主大驚,以為遇到了轉世的諸葛亮。

  泰定四年(1327年),劉基十七歲,他離開府學,師從處州名士鄭復初學程朱理學,接受儒家通經致用的教育。劉基博覽群書,諸子百家無壹不窺,尤其對天文地理、兵法數學,更有特殊愛好,潛心鉆研揣摩,十分精通。鄭復初在壹次拜訪中對劉基的父親贊揚說:“您的祖先積德深厚,庇蔭了後代子孫;這個孩子如此出眾,將來壹定能光大妳家的門楣。”

  不滿時風四次罷官

  據《明史·劉基傳》記載,元至順四年(1333年)二十三歲的劉基赴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參加會試,壹舉考中進士,授職高安縣丞,他為官廉潔剛正,深受百姓愛戴。後行省大臣征召他,改任行省職官掾史,不久,劉基辭官離開。至正九年(1349年)起用他為江浙儒學副提舉,因建言監察禦史失職壹事,被臺臣所阻,兩次遞上辭官文書後歸隱。

  後來,方國珍領導的農民起義在海上作亂官府不能制服他,行省又任命劉基為元帥府都事。劉基建議修築慶元等城墻逼阻強盜,方國珍氣勢受到阻止。待到左丞相帖裏帖木兒招降方國珍,劉基即建言,方氏兄弟是首亂,不誅殺不足以懲戒後來者。方國珍聽後萬分恐懼,即遣人厚禮賄賂劉基。劉基拒不接受。方國珍於是派人乘船走海路到京城,賄賂朝廷當權者。朝廷於是頒詔安撫國珍,並授予他官職,卻怪責劉基擅自專權。

  據說在劉基最初不足二十年的仕途經歷中,就有四次離職經歷,而這絕不是因為劉基自己做錯了事,恰恰是因為他過於剛正。用《明史》的話說,他丟烏紗帽的原因是“發奸摘伏,不避強禦”。當縣丞時,為了給老百姓爭取利益得罪了當地鄉紳,不願在惡勢力面前屈服辭職了;當江浙儒學副提舉時,又因為舉報監察禦史失職,得罪了上司,再次被穿小鞋,於是只能繼續請辭;鎮壓方國珍起義時也是壹樣,自己不受賄卻在那時的官場被視為異類,最後反倒遭到小人陷害、眾人排擠,做了出力不討好的事,劉基只能接著隱退。俗話說的好,亂世出英雄,元末時期昏庸的官場並不適合滿腔抱負的劉基,廉潔耿直只能讓他四處碰壁,如果沒有元末的大亂,他恐怕只能是個寄食官場不得誌的文人。

  隱退歸田的他,並沒有因此消沈,而是將精力壹心用在著書立說上,他最著名的壹本書《郁離子》就是寫成於那個時期。

  幫朱元璋圓了皇帝夢

  當然,是金子總是會發光,至正二十年(1360年),在家賦閑兩年的劉伯溫終於被朱元璋慧眼識珠從鄉野挖掘了出來。

  《被利益集團拖垮的王朝》壹書中就曾提到朱元璋請劉伯溫出山的情形。朱元璋知道劉伯溫緣於另壹位碩儒朱升的推薦。朱升亦是元朝歸隱的官員,與朱元璋同鄉。他被請出山後,便向朱元璋推薦了“金華四傑”。這四人是劉伯溫、宋濂、章溢和葉琛。其時,朱元璋已是元末農民起義軍中較有實力的壹支。隨他揭竿起義的人士,多半是淮西家鄉的哥們兒,如徐達、沐英等,掄槍使棒沖鋒陷陣都是好漢,但審時度勢運籌帷幄都不在行。朱元璋壹心想招聘幾位智多星來共謀大事。聽了朱升的話,他委派專人將“金華四傑”請到南京。對於四人的到來,朱元璋給予足夠的禮遇,除了集體接見並宴請,還與四人分別單獨談話。劉伯溫趁機向朱元璋面陳“時務十八策”。不少歷史學家認為,“金華四傑”的加盟,是朱元璋翦滅群雄,最終奪取天下的關鍵因素之壹。其實,四人中真正起到重要作用的,只有劉伯溫壹人。

  劉伯溫投奔朱元璋時,朱元璋連吳王都還未稱,只是韓林兒麾下壹支部隊的指揮官。韓林兒稱帝,朱元璋還表示擁戴。大年初壹,中軍帳內設下韓的禦座,將領都奉朱元璋之命,對著那禦座行叩拜大禮,獨劉伯溫不搭理。別人問他為何倨傲,他不屑地說:“此(指韓林兒)牧豎耳,奉之何為?”消息傳到朱元璋耳朵裏,他便把劉伯溫找去詢問原由。劉伯溫單刀直入告訴朱元璋:“妳就是取代元朝的真命天子,何必還要去侍奉他人?”

  當時,天下稱王的人有好幾個,除了韓林兒,還有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朱元璋久有稱王之心,只是心中壹直沒底。最讓他吃不準的有兩條:壹是他命中是否有“龍象”,二是稱王的最佳時機。通過幾次長談,朱元璋知曉劉伯溫是個精通天文地理的高人。乞丐出身的朱元璋,對蔔卦、推命壹類的象緯之學深信不疑,劉伯溫的勸說被朱元璋當作“神諭”。在這壹點上,可以肯定地說,是劉伯溫促成了朱元璋的皇帝夢。

  看盡炎涼告老還鄉

  在劉伯溫這個謀士的協助下,朱元璋自立門戶,沒幾年功夫就將各路農民起義軍逐個擊破,並於1368年在應天府稱帝,建立大明國。

  即帝位後的朱元璋,心態開始發生變化,他不再像打天下時與身邊的勇士謀臣稱兄道弟,而是開始清除身邊所有能對自己的權勢產生威脅的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壹帝王的慣有思維,在朱元璋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而原本對劉伯溫“卿能言之,朕能審而用之”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朱元璋不再將劉伯溫的話當做“神諭”,甚至還開始有壹些逆反。有時討論政見,劉伯溫本想幫朱元璋說話,但常遭到朱元璋的反駁。朱元璋問治天下靠什麽?劉伯溫說:“寬仁而已。”朱元璋說:“妳概言寬仁太空洞了,如果不做具體的東西,妳說寬仁有用嗎?”雖然此時的劉伯溫已被封為禦史中丞兼太史令,但每天陪伴在多疑的朱元璋身邊日子並不好過。

  當時的丞相李善長大權獨攬讓朱元璋很不高興,又因為李善長和劉伯溫素來不睦,於是朱元璋就想借劉伯溫之手,解決掉這個心頭大患。劉伯溫心裏明白,讓他出來收拾李善長,既是利用,也是試探他的忠心。他壹旦答應了,或許可減輕朱元璋的猜疑。然而,李善長的今日很可能就是自己的明天,此例壹開,朱元璋身邊的開國功臣們可就人人自危了,這樣唇寒齒亡的事情,劉伯溫是絕對不會去做的。也正因如此,沒過多久劉伯溫就告老請辭了。

  劉伯溫離開廟堂之後去了哪裏?有說他隱居故鄉青田縣,低調做人,連縣令都不願見;也有壹種說法是他來到了嶗山,在此修煉,得道成仙。
-責任編輯:鈺龍 文章頁數:第[1]页 
 💠 新聞評論
😶 还没有相关的评论!

㊔ 您的大名: 游客也可以评论^_^ (注册) 验证码:  如果发生验证码错误请刷新页面再发表你的评论
🔔 友情提醒:评论限制在100字以内    
📲 本頁手機二維碼▼

壹手機/平板掃描打開即可
閱讀本文。二在微信中:發現→掃壹
掃,打開,點擊右上角的 ... 可將
本頁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本級分類列表
青田风光
文史综合
青田名人
青田华侨
🔍 站內文章搜索





🔝 本類閱讀排行
» 地理歷史上真正的名家,真正的...
» 陳慕華
» 劉伯溫傳說
» 章乃器
» 劉基
» 黃埔軍校浙江青田籍同學錄(三)
» 時裝設計師-徐月娟
» 夏之祺
» 劉伯溫治家之道
» 劉伯溫之惑
💰 贊賞賴氏網

網站地圖 | 關於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