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登生醫董座賴弘基:少年得志大不幸
柏登生醫董事長賴弘基的人生高潮迭起,曾歷經3次創業,但他相信現在柏登研發的生物眼角膜,未來成功的機率將達9成。(記者陳永吉攝)
記者陳永吉/專題報導
屢屢以研發的膠原蛋白基質及生物眼角膜產品獲得國際獎項及補助的柏登生醫(興櫃:4177),其董事長賴弘基的人生高潮迭起,他回顧過去年少的日子,只用一句話形容,就是少年得志大不幸!年少輕狂,一度讓他負債數千萬元,歷經3次創業,但他相信現在柏登研發的生物眼角膜,未來成功的機率將達9成。
窮怕了立志出人頭地
出生在彰化百果山的農家,賴弘基小時候家裡很窮,父母親種田、種荔枝、楊桃養家活口,賴弘基上午上課,下午回家還要幫忙挑水,家中家徒四壁,外面下大雨,家裡會下小雨,因為窮怕了,所以賴弘基從小就告訴自己,一定要出人頭地!
高中唸理工的賴弘基,後來考上大同工學院事業經營系,這個科系雖是理工科,但商管、經濟學都要唸,課業頗繁重。但賴弘基開始活躍於社團生活,參加國際商管學生會(AIESEC),大三的時候還主辦亞太地區學生訓練營,豐富的大學生活,為他出社會找工作打下基礎。
退伍之後,賴弘基一開始就有兩個工作機會,一個是瑞典大型醫材公司,另一個是土耳其前5大公司,瑞典公司當時就提供一個月1千美元的薪水,後來賴弘基就到瑞典受訓,前幾週都在看手術,大大小小的手術都看過,後來公司讓他到新加坡工作,開拓亞太市場,他因努力有成效,第2年薪水就超過百萬台幣,最高的時候甚至年薪將近千萬元,讓他存了不少錢,在1999年離開外商自己創業。
中國創業踩地雷
創業的第一個地方,他選在中國,因當時在外商工作,認識很多中國高幹,他自認人脈充沛,創業也選自己最熟的傷口/手術用醫材,創立的第1年就設廠、第2年產品就開始銷售,一共投入了6千萬元,結果在中國經商的風險比他想像的還大,最後創業失敗,負債3千萬元,轉到美國工作。
他回顧這段過程,就算大學都在玩社團,還是能4年畢業,在外商公司一年賺到同學好幾年的薪水,一切都一帆風順,卻養成他不可一世的心態,以為自己甚麼都行,真是「少年得志大不幸」,創業失敗給他重重一擊。
2003年賴弘基回到台灣,在經濟部醫材推動小組擔任顧問,後來發生SARS事件,而賴弘基過去都在醫材領域工作,所以當耳溫槍的耳套缺貨的時候,他在7天內就交出了3千萬個,當時政府甚至把全國各里長名單都交給他,這給了他東山再起的機會,後來他也研判SARS將獲控制,危機入市買進台北市精華區2棟房產,賣掉的時候獲利超過1倍,奠定了再次創業的基礎。
靠台灣吳郭魚鱗圖翻身
2005年賴弘基與股東集資1億元,開始投入眼角膜組織修復領域,但因採用膠原蛋白及玻尿酸的合成物,試過各種組合及化學合成,結果都不是太好,2007年初投入資金就已燒光,虧了將近1億元。
就在幾乎已經對生物眼角膜的研發放棄的時候,偶然的一次餐敘,吃飯吃到一半,上了一道台灣鯛(吳郭魚),賴弘基的合作夥伴林建成突發奇想,為何不拿魚鱗當材料試試看,因為眼角膜跟魚鱗一樣是透明的,魚鱗的機械強度也夠,魚鱗也有孔洞讓眼膜細胞進去,所以隔天就到基隆買了各種魚回來試驗,由於魚鱗內有很多鈣質及雜質,要先把魚鱗細胞拿掉,結果實驗了兩個月,終於把角膜細胞做出來,而這個背後的功臣就是一隻「台灣鯛」。
由於台灣鯛的魚鱗與眼角膜的結構,有9成以上相似度,加上來源不成問題且價格便宜,不過要應用到人體,還要經過時間證明。但賴弘基有信心的說,2年後產品有9成的機會可以上市,屆時將是許多眼疾患者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