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頁 > 賴姓 > 渊源迁徙

宋前居住在松阳的族姓

✍作者: 鈺明   🌎來自: 賴氏網   🕗時間: 2024-10-21   👆浏览: -

tags: 松阳

破解松阳区域之原住民,辄将松阳放在“古扬州”乃至“山越”这样大的背景来考虑,并且借鉴“临近”考古发掘的成果来推测。因为在文献资料上寻求不到结果,则试从历史大背景中寻求到答案。是为本文第一部分之简旨。

了解迁徙之人口,则得以参见于文献。《汉书·地理志》:“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又如:松阳现存历版旧志载“(汉)武帝平定东越,东越王除,民徙江淮间。”故而文献所载,徵之引之。是为本文第二部分之详阐。

然则古代讲究门第阀阅,迁徙之民亦难脱高下之分。唐代柳芳《氏族论》即有“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之言。宋《百家姓》所标“郡望”,乃是沿袭累世名门望族之地理分布。魏晋唐宋之松阳望族,从中可得窥见。是为本文第三部分之条分。

自魏晋门第阀阅之兴,至明清宗法谱牒之盛。其中,宋代欧苏谱例开创后,民间才逐步形成家藏谱系之书的社会风气。虽然编造世系、攀附远祖、冒认历代同姓名人的现象难免,但若辨别真伪信疑,从中亦得资鉴。是为本文第四部分之缕析。

一、史前松阳生活着一群什么人,后来到哪里去了

史前松阳大地生活着人群当属古“百越人”之一。学界以往普遍认为,古越人是指使用一种石钺的人类群体。石钺,也就是石斧头。这个使用石斧头的群体,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接受许多不同的部落集团与氏族,又形成许多彼此谁也不服谁统属的部落集团,被统称为“百越”。百,其实就是多的意思。

至于土著的浙江先祖为什么会被称为越族,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古汉语中“越”通“钺”,而“钺”是越人发明的一种石制农业生产工具,这在河姆渡文化遗址、马家浜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中都有发现。这种石制生产工具的发明对于水稻种植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良渚文化时期,又出现了玉石制作的“钺”,“钺”此时已成为军权、神权、政权的象征,或者说,“钺”已经是越族人的图腾符号。到汉代,“越”字出现,成为“钺”这个字的同音假借字。“越”,也就成了越族名称的来源。

后来越族人到哪里去了呢:

秦始皇“迁虏”。公元前222年,刚在南方灭楚的秦大军,又乘胜降服了越君,设置会稽郡,松阳隶属之。秦统一六国以后,为了防止六国贵族依持宗族“死灰复燃”,强迫他们迁徙到咸阳,要他们看护皇陵,或者迁徙于西南边远地区。一些平民也同时被迫迁徙,叫做“迁虏”,做开矿、开盐井等苦役。此时,松阳一带相对北方华夏文明来说,还是“南蛮东夷”,百姓“纹身断发”,操着“鴃语之舌”,且男女大防不严。秦始皇一方面在会稽山刻石留铭,鞭笞当地盛行的淫泆之风;另一方面,“发会稽适戌卒,治陵道”,为了控制尚勇习武的越人,秦始皇以武力强行改变越地的民族结构,把大批的土著人北迁到已经华夏化了的古吴之地,把大量的华夏族居民迁入越地。一部分外族越民,到海上抵制秦的统治,后来他们到了日本、东南亚;大部分的内族越民,却与夏汉民族融合。

汉武帝“北迁”。秦末,越王勾践裔孙邹摇率越人参与亡秦之战,后摇又辅佐刘邦击溃项羽。汉惠帝三年(前192),立摇为东瓯王。汉景帝时(前154),吴王刘濞为首的宗室七王起兵反叛,派人结盟闽越、东瓯。后“闽越未肯行,独东瓯从吴”,汉将周亚夫击败吴、楚军后,东瓯王乃乘机杀濞于丹徒。吴王濞的儿子出逃闽越国,“常劝闽越击东瓯”。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闽越发兵围攻东瓯,东瓯食尽,向武帝求救。汉中大夫庄助发会稽兵,闽越撤兵远去。东瓯王恐闽越再攻,故“请举国徙中国,乃率其四万余人众处江淮之间,处庐江郡”。庐江郡为今安徽省舒城一带。松古盘地的百越人民,有的跟随迁徙大军北迁,有的躲避到山区,成为“山越”;使原已初具文明的浙西南区域经济和社会遭受严重损失,松古盘地又成萧条冷落的穷乡僻壤。

不久,楚汉族再次涌入,北方汉民族南迁,他们大多在交通要道生产、生活;接着,部分“山越”民众返回至平原地区,并进一步与汉民族融合。.

另外,前面所说的两次海侵,沿海地区的越族人内迁,也是我们这一带越人“消失”的一个原因。

越人内迁,除了史料记载外,古代留下来的一些习俗可见一斑。从绍兴、松阳新兴大石、江西龙虎山、四川等地悬棺崖葬,就是古越族人的葬俗。实行火化殡葬改革前,松阳实行土葬。土葬中的“观音圹”,也是崖葬的变异延续。

二、历史上松阳人口迁徙

东汉末年,北方诸侯割据,农民暴动此起彼伏,松阳偏居东南一偶,相对安稳,中原的大户为避战祸,举族南迁,有的连同村民一同迁入松阳。其中,最显著的有叶姓一族。东汉建安初年,叶姓江南始祖叶望带着家人辗转山东、江苏,落脚松阳的卯山脚下。叶姓的祖先是沈诸梁,楚大夫沈尹戌之子,封地在叶邑(今河南叶县南旧城),史称叶公,也就是《叶公好龙》中的叶公,但历史上的叶公是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早在公元前476年,为报复越王勾践侵楚,曾领兵攻打东夷,到过松阳这一带,其裔孙回来到松阳繁衍、发迹,也许是历史的巧合。生活在松阳的越族土著人与汉民族更加融合,以及完全被同化。

占据江东的孙氏政权,出于多方因素,特别是为了后方的稳定和兵员的招募,于公元199年在章安西首旌义乡建立县级行政机构松阳县。当吴政权稳定以后,江南地区有个相对的发展时期。

三国后,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统一全国,但只维持了11年的统一局面,就发生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西晋末年北边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破坏了中原的政权和经济架构,但也使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产生文化、经济交往。由于汉族避难从黄河流域大规模进入长江和珠江流域,史称“永嘉南渡”或衣冠南渡,进一步增进了南方的百越、三苗族裔与中原汉族的文化和经济联系。据统计,“五胡乱华”使华北地区人口在8年之内消失90%,所谓“十室九空”如是。317年晋愍帝被杀,士族王导、王敦等,扶植晋朝远房宗室司马睿,在建康(南京)登基,是为晋元帝,历时52年的西晋灭亡,东晋开始。中原人民为躲避战火纷纷大量的南迁,一共有6次南迁高潮,累计合计迁入过百万。北方的许多士族、大地主携眷南逃,随同南逃的还有他们的宗族、部曲、宾客等等,同乡同里的人也往往随着大户南逃,“洛阳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晋书·王导传》)。随从一户大地主南逃的往往有千余家,人口达到数万之多。

永嘉南渡又称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衣冠”代表文明,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迁,这是中国首都迁至江南的开始。北方政权倾巢迁来,北方人民大量涌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南北文化大融合。永嘉南渡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北方。永嘉之乱后,中原世族南迁,将学术文化中心移于江南,这既使传统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延续、传播,同时也促进了南北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融合,从而改变了当时江南地区的文化面貌和历史进程。

松阳的“勤读传世”遗风这时开始形成。

到了唐武德年间,松阳县升为松州,并创办了浙西南第一个官学。可那时灾害不断,松阴溪常常改道,水患频繁,在唐贞元间迁县治至移风乡紫金村,即现在的西屏。从此,松古盘地的东端,加快了人口的集聚。唐朝中后期的“安史之乱”“黄巾起义”,造成战乱地区老百姓进一步南迁。

这个时候,有文献记载迁入松阳的有黄、高、周、季、程、徐、潘、陈、纪等10个族姓。

两宋时期,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使社会一直潜伏着“积贫积弱”的危机,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虎视眈眈。钦宗靖康二年(1127),在金军的强势攻击下,徽、钦二宗被俘,北宋覆亡。这就是“靖康之难”。康王赵构逃到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即位,后定都临安(今杭州)。北方广大沦陷区的人民不堪忍受金朝贵族的统治和民族压迫,被迫举族迁移,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大量尚未垦种的可耕地吸引了渴望安居乐业的北方各地人民,大批王族、官员、士民涌向江南地区,归于南宋。“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几千万人”,以至于“建炎(1127~1130)之后,江浙湘湖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到这时,随着北方大量劳动力和先进垦殖技术的南迁,在风俗习惯上南北方互相融合,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这个时期,松阳区域范围内,无论是松古盘地,还是四周中低山区,都有人群定居了。

三、郡图是松阳的姓氏

从《百家姓》、谱碟等获知,有10个姓氏是在松阳等发祥成为望族的,他们的郡图是“松阳郡”或“栝苍郡”或“缙云郡”,堂号亦是“松阳堂”等。

1.劳姓。起源于汉代,是一个以山为氏的姓。居住在山东崂山的人一直自为体系,很少与外界的人交往。一直到西汉时才开始与外界的人交往,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他们成为了汉王朝的百姓。汉王朝在这个时候赐他们为劳姓。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到松阳繁衍发祥,成为望族。除松阳郡外(堂号也是“松阳”),还有武阳郡和渤海郡。不过现在松阳已经找不到“劳姓”生活的痕迹了,现在萧山、绍兴地区还有不少劳姓人群。

2.瞿姓。他是我国姓氏中最早的姓氏之一。瞿姓或得姓于人名,商王武乙名瞿,后瞿为地名;武乙后裔,因受封于瞿上(今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东瞿上城),而得名瞿父;其子孙后代遂以祖上名字为姓,形成瞿姓。或得姓于地名,据《宣和博古图》记载,商代青铜器皿中有瞿父鼎。瞿父,是以封地名而命姓瞿的。或得姓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执瞿,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执瞿,就是古代王宫中执戟内侍卫的官称,专职负责护卫君王、贵胄的安全。还有改姓等得姓。大约两宋时期,瞿姓迁入松阳并发祥至望族。现在松阳没有原来的瞿姓了,但邻近的青田县祯旺乡应章村还有上百户瞿姓人家。除“松阳郡”外(堂号“松阳”),还有京兆郡、高平郡。

3.丰姓。丰姓源出姬姓,古代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穆公有个儿子,名叫丰,这位公子的孙子,世称公子丰。依据其时的习惯,用祖父的名字作为姓,世代姓丰。据《通志·氏族略》记载云:丰氏望出松阳。五代时松阳有个名道士酆去奢。现在松阳也没有原来的丰姓了,金华地区到还不少“丰姓”。除了“松阳郡”外(堂号松阳),还有京兆郡。

4.库(5.厍)姓。库(厍)氏是因官名而得姓,始祖可追溯到汉文帝时期。在古代,“库”“厍”二字通假通用,因此其姓氏亦分称库氏、或厍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库(厍)氏望族除了松阳郡外(堂号“松阳”),还有河南郡、栝苍郡(其实也就是松阳郡)。现在库(厍)姓在丽水地区还有分布,不过,松阳倒没有这个姓氏了。

6.公姓。公姓源流比较单纯,源出有四。通常的说法是出自姬姓,起源于上古,以爵号为氏。上古周朝时,鲁国郡主鲁定公,将他哥哥的两个儿子,一个叫衍,一个叫为,都封为公爵,时人称之为公衍、公为。公衍、公为的后代就以祖上爵号为姓,世代相传姓公。公姓何时迁入松阳发枝发祥,无从稽考。除了“松阳郡”外,也有栝苍郡(其实也就是松阳郡)、“蒙阴县(山东省临沂市下辖县)”的。与我们邻近的龙游还有“公姓”人家。

7.壶姓。源于官称,出自西周初期宫廷掌管时间的官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郡号为松阳郡(亦称缙云郡)。另外,壶姓还得姓于地名山西壶关“壶口”,因此,还有郡号为“壶关县”。现在松阳也找不到壶姓人家了。

8.赖姓。赖姓发源于今河南省境。据《姓氏考略》所载,最早的赖姓家族,居于古代颍川一带,为周武王之弟叔颖后裔。秦汉时期,赖姓已有迁居南方者,《元和姓纂》中即载:“汉有交趾(今越南河内市西北)太守赖先,蜀零陵(今属湖南省)太守赖文。”这一时期,居于颖川的赖姓发展最旺,是为“颖川郡”。魏晋南北朝时,赖姓加入了为躲避纷乱由北方而南迁的队伍之中,江西、福建、湖南、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均有赖姓足迹。据《赖氏族谱》所载,东晋有赖忠诚任虔州(今属江西省)知府,后人赖光迁居松阳,到赖遇时已成当地一大望族。晋安帝亲题“松阳郡”赐予赖遇,故此支望族以“松阳”为郡号,并尊赖光为开基始祖。另外,赖光后人有迁居江西者,且在当地发展成为大郡望,治郡为南康郡。现在松阳的赖姓都是回流的:一为东角垄支,二为桥头支,三为赵圩坝支。东角垄赖氏于雍正六年(1728)徙自福建永定;桥头赖氏于雍正间(1723~1735)徙自福建上杭,今塘寮、白峰尖同出;赵圩坝(西山)赖氏于雍正六年(1728)徙自福建上杭。

9.黄姓。据《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体》载,栝州松阳郡四大姓之首为黄氏,婺州东阳郡五姓有黄氏,濮州濮阳郡六姓有黄氏。据北宋《太平寰宇记》,鄂州江夏郡三大姓之首为黄氏,泉州南安郡五大姓之首为黄氏,处州缙云郡三大姓之首也是黄氏。因此,黄姓有“松阳郡”。不过,现在的黄姓已经不是原来的黄姓了。

10.叶姓。源于沈姓,沈诸梁分封河南叶县,后代姓叶。东汉建安二年(197),江南叶姓始祖叶望经山东青州、丹阳到松阳,再发展到江南各地。21世纪松阳全县叶姓人口3万多,占总人口的13%强。境内叶姓大多是叶望的后裔子孙。他们在县内各地迁移或回迁。因此,江南的叶姓可以视为“松阳郡”。松阳境内叶姓一为俭公支,二为游公(高山)支,三为丁坑支。俭公支叶氏始迁祖叶俭,于晋建武间(317~318)宦居松阳卯峰(卯山),今该支叶氏分播松阳全县乃至海内外;游公支叶氏即高山(板桥高山)叶氏,于顺治间(1644~1661)徙自寿宁,系叶俭之弟叶游后裔;丁坑(枫坪丁坑)叶氏于康熙六十年(1721)徙自景宁,该支叶氏区别于叶俭族裔。

四、宋代之前生活松阳除松阳郡之外的姓氏(按宋代《百家姓》排列)

1.钱姓。松阳钱姓,聚居杭坑(今周坑)。始祖吴越王钱镠。周坑钱氏于宋时徙自青田石帆。

2.周姓。松阳周氏支繁,已知有十一支之多:板桥支、城北支、城东支、大岭根/赤岸支、树梢支、乌弄支、周岭根支、周山头支、樟溪支、李坑支、古市支等。其中古市周氏于宋末元初自遂昌迁居松阳城邑西门,明嘉靖间(1522~1566)转迁上方,康熙间(1662~1722)分迁塘岸后街(古市)。板桥周氏于南宋末年徙自武义周陇,该支第六世有周权,元代大儒,辑有《此山集》。永庆铺(城北)周氏始迁祖周文德,仕广明间(880~881)武陵令,因避黄巢之乱徙自江西永丰,后裔分三房:长房聚居城北、丁山头,二房聚居六都、寺口,三房聚居上源口、泉庄、斗米坳、力溪、小石;另有高亭支系稍远,分迁内十三都岩坑、松树坑、白肖、春坞寮、呈坑、洋庄、大珠溪等地;城东周氏始迁祖周秉信,仕浙东制置使,于宝祐年间(1253~1258)自安徽绩溪迁居松阳城东三角坛,今程路、金竹、钱余、项弄、膳砻、上河、后周包、潘山、踏步头等地同出;南源(树梢)周氏于南宋初徙自处州;周岭根周氏于宋时自福建浦城迁居松阳裒溪(今五部村),今钟厚(庄后)、周岭根、白峰、黄庄、呈田、斗米坳等地同出;钟山(周山头)周氏于绍熙间(1190~1194)徙居松阳鲁峰,后世转迁钟山。

3.吴姓。松阳吴氏支繁,已知有十三支之多:三堆支、小吉/南胜支、赤岸支、新村支、燕田支、小竹溪支、横山支、邑城大市支、遂昌湖山支、花田坌支、京梁支、岗头呢支、双坑口支等。其中三堆吴氏,始祖吴翥,仕唐宣宗朝观察使,后裔转迁松阳派系有:宋天圣二年(1024)迁居周安、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迁居南岱、清雍正间(1723~1735)迁居安岱后等,另有丁坑、高亭、根下、吴山头、梨步坑、古市塘头等地同出;小吉/南胜吴氏于原籍庆元;赤岸吴氏于元初徙自庆元松源,后裔散居根下、古市、泉庄、下马坑等地。宏山(横山)吴氏于建炎二年(1128)徙自云和贵溪,今后湾、乌石下、斋坛、大竹溪、上黄、潘弄、小槎、桐榔、大毛科等地同出。

4.郑姓。松阳郑姓有:文华坊支、程岭根支、竹坌支、西源支、杨村头支、球坑支、徐郑支。其中文华坊郑氏始迁祖郑元熙,于隆兴元年(1163)徙自浦江芳溪,上任温州府丞途中卜居松阳文华坊(今址松阳实验小学),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析迁隔溪山(今裕溪村);程岭根郑氏于明朝徙自松阳文华坊,乾隆间(1736~1795)析迁大岭脚;球坑郑氏始迁祖郑开芳,其父郑杰仕龙游知县,于宋时迁居松阳球坑。

5.王姓。松阳王氏支繁,已知有十二支之多:陈巷支、花田坌支、市堪头支、桐榔支、雅溪口支、根下支、毛庄/五大楼、百步支、清路支、岗寺源口支、二滩坝支、五合圩支等。其中陈巷王氏始迁祖王惟良,仕衢州助教,北宋徙居松阳城南荷田,今王村、枫岭根、岗后、砌坛、黄上、后畲、黄山头、梯坑、南山、山徐、平岗、洋坑埠头、下坌、潘坑、黄下、大岭脚同出;市堪头王氏于宋末元初自丽水迁居松阳邑城市堪头(祠址在今人民大街),今古市、白角外、卯山后、湖溪、田岗、龙下、东阁垄、庄门、岗寺同出。根野(根下)王氏始祖王国洪,仕括苍刺史,于乾德间(963~967)自福建上杭徙居松阳城邑市墈头,转徙根下,今半古月、粗砻、钱余、洋庄源、黄角岱、后齐、小苏坑同出。

6.陈姓。松阳陈氏支繁,已知有十五支之多:钟楼支、塘后支、芳溪支、安岱后支、上源支、仙岩下支、白角外支、陈霸先裔支、溪下支、吕潭支、界首支、黄公渡支、霭溪支、河头支、石门圩支等。其中钟楼陈氏始迁祖陈存信,雍熙四年(987)仕松阳令,宦居城东,今周坌、铺门、桐溪等地陈氏同出;芳溪陈氏于乾符元年(874)徙自括苍,今下陈、周坑、官岭、下源口等地陈氏同出;上源陈氏于绍定四年(1231)徙自遂昌,今水竹、活源、官溪等地陈氏同出;陈霸先裔支陈氏,今分布龙湾、黄岭根、坑里、柘坑、榔树、大路、东圩蓬等地:溪下陈氏于明末徙自福建仙游,今小石等地陈氏同出。

7.沈姓。松阳沈氏始迁祖沈秉铎,作教松阳,遂自湖州吴兴宦居松阳城西。其子沈晦,宣和甲辰科状元。

8.杨姓。松阳杨姓有:河头支、官田支、曹竹支、高里村支、丁山头福建支、丁山头温州支、丁山头坛下支、烂浆糊支等。其中河头杨氏始迁祖杨嗣成,仕松阳主簿,于熙宁间(1068~1077)自衢州府城迁居松阳,其子杨信转迁河头;官田杨氏于元祐间(1086~1094)徙自萧山,今官田、东关、东市同出;曹溪(曹竹)杨氏于建炎二年(1128)徙自平阳迁居,万历间(1573~1620)举族迁居潘溪(大潘坑村),今大潘坑、玉岩、台坑、大竹溪、寺岭下、东圩蓬同出。

9.何姓。松阳何姓有:项弄/水南支、何山头支、项坑/吊坛支、四都上河支、七都上河支、支木支、东坑支、排住口支、黄岗头支、山下阳支。其中项弄/水南何氏于宋末元初徙自处州保定。

10.金姓。松阳金姓有:西沿坑支、王村支、上源支、洋坑支、潘山支、南岱支。其中王村金氏于宋末自兰溪徙居松阳城邑北隅,至元间(1335~1340)转迁王村。

11.魏姓。魏塘魏氏,靖康元年(1126)自江西南昌卜居城西通济里(今莲都区魏村),郡望巨鹿,今松阳板桥魏氏系该支析迁。

12.潘姓。松阳潘氏支繁,已知有十支之多:大竹溪支、潘巷支、骥湖支、小竹溪支、三都上源支、古市下街支、古市观口支、洋坑埠头支、坑里支、李坑支等。其中大竹溪(筠溪)潘氏于北宋徙自丽水丁川,成化间(1465~1487)析迁横岗,今大竹溪、横岗、小后畲同出。邑城潘巷潘氏,先有潘姓后有潘巷,第五世析迁白沙岗,第十四世析迁项弄;骥湖(南门)潘氏于宋初徙自景宁,今大坵下、李坑同出;小竹溪潘氏于宋初徙自青田鹤溪(今景宁鹤城);里黄(三都乡上源)潘氏徙自松阳邑城骥湖,后嗣析迁城东明德路、城北永庆铺;古市下街潘氏于德祐间(1275~1276)徙自遂昌。

13.薛姓。松阳薛氏始迁祖薛尧章,仕处州太守,绍圣间(1094~1098)宦居松阳。

14.孟姓。松阳孟姓,聚居黉源(今内孟村)。黉源孟氏始祖孟子;始迁祖则是孟世醴,于淳熙元年(1174)任松阳主簿,后裔聚居新兴一带为多。

15.萧姓。松阳萧姓有:一为周坑支,二为竹溪支,三为包安山支。其中丁岱(周坑)萧氏始祖萧元载知松阳县事,于建炎间(1127~1130)徙自开封祥符,定居松阳五木淤博(五木),后裔转迁丁岱;竹溪萧氏于宋理宗时(1225~1264)徙自福建,传至第二代就出了咸淳乙丑科进士萧必强,因此称“水南萧氏,传二世进士必强”。

16.毛姓。松阳毛姓有:南山支、里黄支、大岭根支、山甫支、毛村支、上仓支。其中南山毛氏始迁祖毛大宣,衢州太守,于太平兴国元年(976)致仕卜居松阳南山,后裔于淳祐间(1241~1252)迁居城北,今活源、澄川同出;上仓毛氏于绍熙间(1190~1194)自遂昌大仓头徙居毛山头,洪武廿九年(1396)析迁上庄(新兴镇上仓)。

17.纪姓。松阳纪氏始迁祖纪浚,又名纪仁义,五代时期松阳县尹。其子纪明德,于开运二年(945)徙居十五里铺边(十五里村),今散居各处。

18.项姓。松阳项姓有:石门圩支、下源口支、桥亭支、可重旺支、桐溪支、岗下支、六都支。郡望皆为东鲁。其中芳溪(下源口项宅)项姓于宋南渡时(1127)卜居芳溪;桥亭项氏于南宋时徙居松阳竹客源口东河坑头(项桥下),析迁邑城桥亭街,始迁祖项宗嚞,字廷瑞,绍兴丁丑科进士,今西坌、岩下、项山下、下马坑、力溪、横山等地同出;可重旺项姓徙自松阳城东桥亭街;林村(桐溪)项姓于宣德间(1426~1435)徙自城东桥亭街;岗下项姓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徙自城东桥亭街;太村(六都)项姓于隆兴间(1163~1164)徙自括苍。

19.祝姓。松阳祝姓有:一为石马铺支,二为西河支。其中石马铺祝氏于宋朝时徙自括苍宣慈(宣平)。

20.季姓。松阳季姓有:一为神坛支,二为粗砻支,三为丁坑支。其中神坛(交塘)季氏于宋末元初徙居玉岩溪口,其后转迁神坛。

21.江姓。松阳江姓有:一为平田支,二为横岗支。其中平田江氏于绍兴间(1131~1162)徙自郡城,今榔树、岭上同出。

22.徐姓。松阳徐氏支繁,已知有十八支之多:毛源支、儒行坊支、城北支、赤岩支、南州/城东支、斗潭支、吕潭支、高亭支、大铺支、坳后支、乌弄支、程徐支、下源口支、合湖支、鲁西支、玉岩支、凤弄源口支、铺门支等。郡望皆为东海。其中下源口徐氏于宝祐元年(1253)徙自龙游洎里;铺门徐氏徙自南州;毛源徐氏于绍兴间(1131~1162)徙自龙游灵山;儒行坊徐氏始迁祖徐弘,仕江都丞,于乾祐元年(948)徙自衢州西安;城北徐氏始迁祖徐阡,淳祐间(1241~1252)授括苍治政,于南宋末年徙自婺州;赤岩徐氏于元仁宗朝(1312~1320)徙居,菲溪口(今属樟溪乡)、斗米坳同出;南州/城东徐氏于南宋徙自龙游灵山,今城东、古市寺口、叶村头、后周包、东市、桐村、乌石垄、塘寮等地同出;斗潭徐氏于南宋时期徙自龙游泊里,始迁祖徐知章,居玉岩,其长子徐浩为斗潭上徐祖,次子徐赞为斗潭下徐祖,三子徐谨为徐庄祖,后世又析迁山甫、坳头、黄南、枫坪、包安山等地;吕潭徐氏于宋朝时期徙自龙游灵山,明末清初析迁雅溪口;高亭徐氏于康熙间(1662~1722)自徐山头迁居高亭;坳后徐氏于景炎三年(1278)自龙游迁居松阳南州,洪武十七年(1384)析迁赤岩,景泰七年(1456)析迁坳后,弘治间(1488~1505)析迁白沙。

23.高姓。松阳高姓,聚居象溪。象溪高氏始祖高洋,因此称“高氏象川,祖自文宣高洋”。始迁祖则是高温,于大历间(766~779)徙自钱塘,郡望广陵。

24.丁姓。松阳丁姓有:一为骥湖支,二为庄河支。骥湖丁氏始迁祖丁克仁(1024~1087),授松阳博学宣教,于元祐年间(1086~1093)徙自缙云;庄河丁氏始迁祖丁克仁(1042~1106),元祐年间(1086~1094)徙自温州府城,其后于永乐间(1403~1424)迁居庄河。

25.洪姓。松阳洪姓有:一为潘山头支,二为旌义支。郡望皆为敦煌。其中潘山头洪氏于咸淳三年(1267)卜居界首。后由宋度宗洪驸马转迁道惠,延祐间(1314~1320)定居潘山头,后有迁大树后等地。

26.包姓。松阳包氏有:一为蟾湖支,二为青田码头支。其中蟾湖包氏始迁祖包仁,绍熙癸丑科进士(包仁之后四世进士因此称“包家四世连登金榜”),于宝庆间(1225~1227)徙自婺州,今散居各处。

27.程姓。松阳程姓有:一为城东支,二为邑城大井支,三为白沙支。其中白沙程氏于南宋末徙居。城东程氏始迁祖程旷,于乾符三年(876)仕松阳县尹,徙自江西鄱阳,今大川、朱山、程徐、蛤湖、石仓、裕溪徐山程氏同出;其中,程东支程氏程榆(1170~1238),字森之。绍熙四年(1193)登进士第。嘉定六年(1213)知玉山县,真德秀称其“蔼然有古循吏风。”嘉定十六年任庆元府通判,清介昭著,拒绝依附史弥远。宝庆二年(1226)任广东提刑,又遭史弥远排斥依然不易其志,广东政化大行。宋高宗诏封“松阳开国男”,御书旌表门额(下马门)。因此称“宋高宗诏封程榆爵位”。

28.翁姓。松阳翁姓有:一为翁村支,二为梧桐口支,三为五都阳支,四为小吉支。郡望皆为盐官。其中翁村翁氏于皇祐间(1049~1054)自钱塘迁居松阳铁炉头(今新华北路东侧古老院北侧),永乐间(1403~1424)转迁五都翁村。

29.刘姓。松阳刘氏支繁,已知有十三支之多:古市支、城北支、裕溪/小槎支、里庄支、佳溪支、上安支、塘寮/上潘支、乌形山支、山乍口支、大川支、花田坌支、五木支、大毛科支等。其中古市刘氏于绍兴二十三年(1153)自汴梁徙居古市三角坛,始迁祖刘一先,由武进士任镇国上将军,南渡,因此称“南宋刘辉,辉发三角坛之祥”;城北刘氏于宋时徙自丽水竹洲,吕潭同出,始迁祖刘乾,宋益州教授;里庄刘氏于南宋时期徙自丽水竹洲,今鲁峰同出;上安刘氏于宋时徙居蟾湖,洪武二十四年(1391)转迁外上安;鼍川(大川)刘氏于天禧元年(1017)自台州仙居迁居松阳邑城,元丰三年(1080)转迁大川。

30.詹姓。松阳詹姓有:一为桥亭支,二为青田平演支。其中桥亭詹氏于绍兴间(1131~1162)徙自缙云五云,官溪、岭上、以及松阳大多詹氏为此支。

31.曾姓。松阳曾姓有:一为章田支,二为午岭支,三为尹源支,四为岗川支。其中午岭曾氏于宋末元初徙自宣平,今五都阳、六都半岭、吴弄、寺口、石门、塘头、大石同出。

枚举以上三十一姓者,皆由现存谱牒梳理,不为权威,仅作参考。既有失真之族,亦有挂漏之姓。譬如李姓,即不在三十三姓之中,而顺治八年刻碑《祇园田记》与乾隆三十三年《松阳县志》俱载,旧为李氏宗祠废址,延祐元年,有李兴甫者拾址建院供奉观音大士,因名之曰小祇园。可见宋代松阳已有李氏宗族在,而不见诸于今之谱牒。又譬如郑姓,在今之桐溪毛家山出土晋泰和、泰元砖,砖铭“泰和四年九月九日郑X”“泰元三年九月十日郑X”字样,然郑氏亦不见诸于今之谱,盖砖铭姓郑、山名姓毛、而村人姓叶,莫非沧桑之变乎?惟例举以供参考资鉴!

-責任編輯:鈺龍 文章頁數:第[1]页 
 💠 新聞評論
😶 还没有相关的评论!

㊔ 您的大名: 游客也可以评论^_^ (注册) 验证码:  如果发生验证码错误请刷新页面再发表你的评论
🔔 友情提醒:评论限制在100字以内    
📲 本頁手機二維碼▼

壹手機/平板掃描打開即可
閱讀本文。二在微信中:發現→掃壹
掃,打開,點擊右上角的 ... 可將
本頁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本級分類列表
渊源迁徙
郡望堂号
宗祠宗親
賴氏族谱
賴氏字辈
历史名人
賴姓取名
賴姓影視
賴姓文化
企业品牌
青田賴姓
当代人杰
🔍 站內文章搜索





🔝 本類閱讀排行
» 松陽賴氏根在寧都
» 寻松阳赖氏宁都县埙公族:士汉...
» 中华客家赖氏始祖地桴源赖氏简介
» 廣東五華賴姓人口及分布
» O-CTS885基因:福建永...
» 寻于都罗江光祚公(辉阳)后裔
» 白沙路,慈溪中东部移民“中枢”
» 客家赖氏世系简表
» 陕西安康紫阳汉阴赖氏源流
» 赖姓:客家南迁第一姓
💰 贊賞賴氏網

網站地圖 | 關於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