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頁 > 青田 > 青田名人

青田-民國將軍縣

✍作者: 鈺龍   🌎來自: 賴氏網   🕗時間: 2021-9-16   👆浏览: -

tags:

壹直以來,青田以自己是“石雕之鄉、華僑之鄉、名人之鄉”為榮。由於種種原因,青田忘記了或沒有註意到自己還有個更具震撼力、更具吸引力的“頭銜”,那就是“將軍縣”,說得更準確壹些,應該稱“民國將軍縣”,因為這些將軍都是民國時代的。

或許有人會說,怎麽會沒想到呢?“名人”不就包括了那些將軍了嗎?

應該說“名人”與“將軍”這兩個概念之間是有交集之處,但“名人”並不能涵蓋“將軍”。壹般來說,講某個地方出名人,人們會註意名人的“質量”,而講壹個地方出將軍,人們會更關註將軍的“數量”。這就是某個地方出壹兩個知名度高的人物就可稱“名人之鄉”,而壹個地方要出壹大批將軍,才敢稱是“將軍之鄉”的道理。中國最有名的將軍縣就是出了223名開國將軍的湖北紅安(原名黃安,因犧牲了14萬烈士,鮮血將縣名染紅),緊隨其後的是有59位將軍的安徽金寨縣和有54位將軍的江西興國縣。

那麽青田出過多少位將軍呢?據不完全統計,青田共出過民國將軍90位,軍銜從少將到上將壹應俱全。需要說明的是,由於戰亂等原因,民國的軍制比較混亂,軍銜評定授予制度不是很嚴格,相對而言將軍軍銜的獲得比較容易。例如,現在我軍副軍職的基準銜是少將,55年授銜時正師職的基準銜是少將,而民國時期壹些團職軍官也能獲少將軍銜。但不管怎麽說,青田這樣壹個1949年人口才22.78萬的山區小縣竟出了90位民國將軍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有關資料顯示,民國期間全國共有將領9000余人。全國約有2800多個縣(市、區),以此而計,每縣平均擁有將軍的數量為3至4人,青田縣將軍數量可是這平均數值的20多倍。那麽為什麽青田會出這麽多的將軍,這些青田籍將軍都有壹些什麽特點呢?下面略作分析。

壹、投筆從戎

舊照片

自古以來青田民間有耕讀傳家的風俗,但是青田地處浙南山區,土地貧瘠,全縣的“經濟規模”很小,能為讀書人提供“就業”或展示才華的機會很少。這也就是說當時的青田讀書人如果不走出鄉關去闖世界,就找不到與身份和學識相適應的事情來做。清末民初,科舉廢止,新式學校興起,這其中就有許多軍事學校,很多誌向遠大的青田學子就走出家門,報考軍校接受軍事教育,這為他們日後施展才華,實現報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大家都知道過去中國的教育水平很低,軍隊的整體文化素質很差,許多軍官都是行伍出身,沒什麽文化。青田這90位將軍多是“知識青年”出身,投筆從戎,而且絕大多數人都是先上軍校後下部隊,所以整體素質很好。有這樣的基礎,再加上自身的努力和有在軍中已顯達的鄉賢的提攜,熠熠生輝的將星紛落在青田人的領章、肩章上也就順理成章了。

青田將軍就讀過的主要軍校有:南京陸師學堂、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的武備學校、保定軍校、黃埔軍校(陸軍官校)、軍需學校等。

二、壹枝獨秀

青田百名將軍錄

青田共有壹級上將1員,追贈上將3員,追贈中將加上將銜1員,中將13員,少將72員,遍及民國陸、海、空三軍和軍、警、特系統,其服務部門涉及軍政機關、作戰部隊、軍需軍工、院校使館等單位。

與紅安、興國等縣所出的全靠在槍林彈雨中拼殺出來的共產黨開國將軍不壹樣,雖然國民黨建軍伊始,也是壹直征戰不斷,但很多青田籍的將軍壹直在非作戰部隊中供職,也有的將軍雖在野戰部隊中服役,也因為是搞軍需、軍法等工作,直接上陣廝殺的機會不多,所以青田將軍的成名成本不高。紅安是犧牲了14萬人才拼出223位將軍,興國是有8萬人參軍戰死5萬人才殺出54位將軍,而青田人在民國期間參加國民黨軍隊的人數絕對不會超過2萬,總共有多少人陣亡,不得而知。不過有壹個數字或許能說明壹些什麽,在抗日戰爭中為國捐軀的青田籍軍人共有349人(在冊),其中職務最高者是鶴城鎮人徐師兢,中校營長。正是由於好多青田將軍經歷戰陣不多,或只擔任了輔助性的非軍事主官職務,這在客觀上也“妨礙”了有更多青田將軍成就威名。其實,許多青田將軍也是很有才幹的,象陸軍中將東源人趙誌垚就是位十分出色的軍需財務專家,但也就因為軍隊的“主營業務”是打仗,公眾只關註軍事指揮官,而使其名聲不揚。不過這些都無妨,因為青田有壹位名震天下的將軍陳誠,足以揚青田的聲威!

陳誠的能力才幹已為人所熟知,他是位出將入相式的,上馬能治軍,下馬能治民的人物,其軍事才能在東征北伐、中原大戰和抗日戰爭中有很充分的表現;其治國才能在“主政”湖北、臺灣時發揮得淋漓盡致。陳誠主持的臺灣土政非常成功,是東南亞國家學習的典範,臺灣上世紀70年代的經濟騰飛也是陳誠給打下的良好基礎。可以這麽說,在從軍從政方面,陳誠已做到了那個時代常人所能達到的項峰。因為陳誠做過國民黨的副總裁、“副總統”、壹級上將。大家都清楚,當時國民黨的總裁、“總統”是蔣介石的職位,而國民黨軍的最高軍銜特級上將,也是僅授予蔣介石壹人。

三、為國建功

老照片

青田縣唯壹壹個獲陸軍中將加上將軍銜的是北山張口人張星白。此人在辛亥革命光復南京的戰役中,與另壹鄉親葉仰高(出生地後屬景寧)分任敢死隊的正、副隊長,率部攻克了南京城的制高點天堡城(紫金山),為攻占南京策應武昌起義立下了頭功。青田縣仁宮小奕兩位辛亥誌士夏之琪、夏爾與追隨孫中山參加革命,袁世凱竅國後,兩誌士受孫中山之托主持浙江、江西軍事,但都因事泄被害,也都被國民政府追贈上將軍銜。青田縣還有位被追贈上將者,是曾擔任過浙江省長的萬阜新莊人夏超。1926 年他為響應北伐,從杭州起兵,兵敗身俘,被孫傳芳殺害。青田縣油竹稚嶴人金勵也因追隨孫中山反袁被害,追贈陸軍少將軍銜。

日本侵華,青田縣許多將軍參加了抗日戰爭。在著名的臺兒莊戰役中,青田縣油竹上村人陳棲霞(空軍少將)架機擊落敵機壹架。

青田最著名的抗日將軍是陳誠,他在抗戰中曾出任第六戰區司令、第九戰區司令、遠征軍司令、軍委政治部主任等要職,為抗日做出了重大貢獻。最值得稱道的是,陳誠向蔣介石建議在上海抗擊日軍並協助組織淞滬會戰,此戰使日軍犯了壹個戰略性的大錯誤。因為日軍如果向華北增兵,可沿平漢路南下,補給容易,且能最大限度發揮其坦克等重裝備的作用,直搗武漢等中國心臟地帶;而日兵在上海增兵,要逆江而上,中國軍隊可沿江節節防守,不利日軍的展開和進攻。日軍曾揚言三個月滅亡中國,而淞滬會戰就打了三個月,江南特別是上海壹帶的工廠設備等戰略資源因此得以運往四川等腹地,為而後的持久戰打下了物質基礎。

四、名人淵源

青田人都知道,周恩來曾為東源小學題詞:“中華民族新希望”。事情的由來是,抗日戰爭時國共合作,周恩來出任國民政府軍委政治部副主任,青田高市人陳誠出任主任,東源人趙誌垚(陸軍中將)時任政治部總務廳長。1938年,趙誌垚回鄉創辦東源小學,故請周恩來題詞,如此才有了日後屹立在東源村的周恩來題詞紀念碑。

與周恩來交往最多的青田將軍就是陳誠。周恩來出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的時候,陳誠在黃埔軍校任特別官佐;後來東征和北伐時,周恩來與陳誠也同在軍中工作;抗戰後,兩人又壹起出任政治部的正副主任,之間交往頗多。雖然政見不同,周恩來對陳誠的評價很高,稱其是“比較高明的戰術家”,是“最有才幹的指揮官之壹”,並說“陳辭修(陳誠字辭修)是愛國的人”。

前面提到過的空軍少將陳棲霞正是因為與周恩來相識,才把其侄女陳慕華(曾任國務委員、人大副委員長)送到延安學習。也因為有個身份是國民黨高級將領的叔父,1943年陳慕華在延安受到批評,有人要其為此寫檢討,周恩來知道此事後,出面幹預,陳慕華才算過了壹關。

章乃器(曾任糧食部長,著名的救國會七君子成員)的胞兄小源人章培,是國民黨陸軍中將,1948年因反內戰,處境險難,避走香港。1949年2月受周恩來之邀,回到北平。周恩來在接見他時對眾人說:“章先生從1927年的大革命起到現在的20余年間,我們黨有困難就得到他的支持,真是我們的患難之交”。後受周恩來、朱德委托章培參加籌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劉伯承元帥是首任院長),為培養我軍高級幹部做出了貢獻。

五、人傑地靈

舊照片

據統計,青田的90位將軍分別出自50多個鄉村,其中,縣城出了徐則恂等八位少將,為人數最多。不過縣城人口多,經濟文化相對發達,有八位將軍也是情理之中。

有壹個比較特殊的鄉村,出過六位將軍,這個地方就是青田歷史上最有名的鄉賢、明朝開國元勛劉基的出生地南田。如果妳對“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有點疑問的話,南田這六位將軍的身份或許能為妳提供壹些理由,因為這六位將軍都姓劉,而且都是有據可查的誠意伯劉基的後裔。他們分別是:陸軍中將劉勁持、少將劉霞卿、劉兆祥、劉秉樞、劉鳳威、劉崧申。可惜啊!南田這塊鐘靈毓秀之地已劃出了青田,這是青田人永遠的痛。1948年1月,隨南田壹並劃歸文成縣的共有9個鄉,在這其中的鰲裏出過少將周價、周石青;鶴岸出過少將張璇;西坑出過中將富文。

說過了南田出將軍的事例後,再講高市也出過6位將軍大家也就不覺得奇怪了,因為南田是劉基的故裏,而高市是陳誠的故鄉。高市其他五位將軍是:少將陳履璇、舒在芳、葉鎮華、葉中青、葉邁。

說到出將軍的鄉村,就不能說仁宮小奕。小奕是個位於小溪之畔山青水秀的村莊,據1980年的統計數字,小奕共有823人,就是這個村莊,出過夏之琪、夏爾與兩位上將和夏尚聲、夏敬兩位少將。夏敬的長子,即現任臺北青田同鄉會的理事長夏漢容先生,夏先生曾在臺北帥哥市長馬英九的屬下任過臺北建設局長。

除縣城之外,以上講到的幾個村莊都在甌江的南岸,那麽江北可有風水寶地與之相“抗衡”呢?有的,此處就是位於船寮境內的,以大垟、大路、王巷為三點連成的邊長不過5.5公裏左右,面積不過1.5平方公裏的三角地帶,內含康畈、洪庵,這裏共走出中將葉成、少將葉以新等十壹位將軍,正可謂是群星璀燦。人才和財產及自然資源壹樣,其分布是極不均衡的,就象少數人掌握有大部分財產,有些地方可能八輩子出不了壹個人物,而有的地方會是人才輩出,這就是人傑地靈。

六、戰略轉移

小小的青田縣曾出現過壹時將星雲集的蔚為壯觀的人文景象,這是青田永遠的驕傲,也反映出青田人特有的機智才幹。

過去,青田的文化教育、交通運輸、經濟基礎等都非常落後,局限性很大,青田人外出謀事,除了膽略才學之外幾乎無甚優勢可言。如果選擇道路不當,青田人可能難以成什麽氣候,難有什麽作為。但青田的精英分子非常具有遠見卓識,能根據當時的時局背景和自身現有的條件,絕對正確地選擇了讀書從軍作為主流發展之路。很難想象,當時的那些鄉賢前輩,如果不是走讀書從軍之路,而把“主攻”目標放在他處,還會有如此輝煌的成就。

青田人會“學人樣”,並善於“學人樣”,懂得如何評估成本效益和控制風險,人們壹旦發現有鄉親外出謀事找到好門路而又不是個例的話,就會群起效仿去做。因為既然各方面條件相近的同鄉、同事、同學都能做成功,自己去做風險肯定小,成功率必然高。有人認為“學人樣”不好,會加劇競爭,搶奪人家的飯碗,這話沒錯。不過當大家共同的“目標市場”有足夠大的空間,有更多的同鄉同學共同去“謀利”,反而會產生“規模效益”,取得互贏的效果。過去由於青田人在軍界供職的人多,就已達到了這種良好的效果。

物換星移,光陽荏苒。青田人在軍界如魚得水,縱橫自如的時代背景已不復存在,但青田人敏銳的判斷能力和果敢的辦事作風並未改變。憑著與生俱來的聰明,青田人早已找到了壹條實際通行能力非常大的,而且能把青田人的才幹發揮到極至的門路——出國經商。現在青田華僑所擁有的財富是他們不當華僑幾輩子也賺不到的;青田壹些華僑特別是某些僑領所能享受到的政治及其他方面的待遇和榮耀也不是僅靠他們個人所擁有的才學和資產就能享受得到的。很難想象,青田人如果不以出國謀生為主流生存手段,還會有如此的成功與風光。

亂世從軍,治世經商,而且是出國經商,青田人走的路總是正確的。不象湖南人、山東人,青田人不是天生的軍人;不象溫州人、寧波人,青田人不是天生的商人。但只要青田人覺得某項職業是壹時的最佳選擇,就能把這件事情做好。可以說,青田人是實用主義者,只要自己認準的事,都能做好。

-責任編輯:鈺龍 文章頁數:第[1]页 
 💠 新聞評論
😶 还没有相关的评论!

㊔ 您的大名: 游客也可以评论^_^ (注册) 验证码:  如果发生验证码错误请刷新页面再发表你的评论
🔔 友情提醒:评论限制在100字以内    
📲 本頁手機二維碼▼

壹手機/平板掃描打開即可
閱讀本文。二在微信中:發現→掃壹
掃,打開,點擊右上角的 ... 可將
本頁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本級分類列表
青田风光
文史综合
青田名人
青田华侨
🔍 站內文章搜索





🔝 本類閱讀排行
» 地理歷史上真正的名家,真正的...
» 陳慕華
» 劉伯溫傳說
» 章乃器
» 劉基
» 黃埔軍校浙江青田籍同學錄(三)
» 時裝設計師-徐月娟
» 夏之祺
» 劉伯溫治家之道
» 劉伯溫之惑
💰 贊賞賴氏網

網站地圖 | 關於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