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頭村過去老人過世後,先安葬於壹處,此墓從簡。若幹年後,再取出骨骸,裝於寬口的陶甕,此過程俗稱“夾骨”,然後另擇風水寶地正式安葬,為先人置墓碑,設圓墳冢。
過去,有人把“二次葬”習俗的成因簡單地歸納為“惑於風水”,其實,這種看法是非常片面和難於成立的。因為中國農村曾長期流行風水說,為什麽同是迷信風水的其他民系或地區不流行“二次葬”,偏偏客家地區十分盛行呢?而且有少數的民系曾經流行過“二次葬”,但明清以後就絕跡了,為什麽客家地區此俗卻長盛不衰,成為民俗文化中最難於理解的部分呢?
根據民間傳說和壹些史料記載,客家人“二次葬”習俗所真正揭示的內涵,應當是他們根深蒂固的危機文化,而不是什麽風水。比如《赤溪縣誌》的主要編修者賴際熙在上世紀初即敏銳指出:“盛骸以罌,不知作俑何時?疑當時多徒他處遷居,負其親骸來此相宅,遂以罌盛而葬之。嗣又以流移轉徒之不常,恐去而之他鄉,故相傳為撿骸之法,以便攜帶歟?”看來,這壹推斷才是最有道理並符合客家人遷徒歷史的。
客家先民集體南遷,逃離家園,晚輩們掘開祖先的墳墓,拾起祖先們已然殘存不多的遺骸,裝入陶罐中,使死者與生者同遷,因為他們知道回歸故園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也可能是在漫長而又充滿險惡的遷徒途中,老弱病殘者暴屍荒野,不幸死去。生者將他們的屍體匆匆掩埋,繼續趕路,待安定下來以後,再來尋找路途中的親人骨骸,帶回去以後進行隆重的第二次下葬。
戰亂的陰影如陰霾的天空壹樣籠罩在客家人的心頭,祖先的骨骸被他們用體積不大的瓷盎盛著,埋藏在住家附近的山丘上,壹旦戰事爆發需要逃離家園時,家庭的長子就要背負祖先的屍骨壹同逃難,逃向那些陌生而未知的地方。
遷徒道路漫長,山路崎嶇,荒郊野外,野獸土匪出沒,這樣壹群把生者死者綁縛在壹起的流亡民系,其生存的緊迫感和危機感已敏銳到了極點,有如壹根緊繃的弦。八月就到了,也是壹些客家地區上墳祭祖的日子。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昭述祖德,傳承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