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浙江客家第壹縣
畢建峰
客家是漢族的壹個支系(民系),根源來自廣袤的中原地區,黃河文明壹直影響著他們。由於歷史上的朝代更替以及歷次戰亂的原因,客家先民被迫遷徒到閩西、粵東、贛南三省交界地區。其中,汀州客家人居住在明清時期的“汀屬八縣”,即長汀、永定、上杭、連城、武平、寧化、清流、歸化(今明溪縣)八個縣,分屬今龍巖市、三明市。
明朝末年,汀州八縣的大量居民由於境內土地稀少而人口增長過快,造成“生齒日繁”。三藩之亂(1673-1681)後,汀州客家人不辭辛苦,千裏迢迢翻越洞宮山、仙霞嶺,從閩西遷徒到戰亂頻仍、人口稀少、土地荒蕪的浙西南處州(今麗水市)、婺州(今金華市)、衢州(今衢州市)等地謀生創業,他們在當地自稱為“福建人”“汀州人”或“汀州客”,平時講述的語言也被稱為“福建腔”“福建話”“汀州腔”“汀州話”。
通過三百多年的繁衍生息,汀州客家後裔在浙西南地區已達近百萬之眾,建成了數千個汀州客家村莊(包括自然村、小地名),重新組合和調整了當地的氏族社會,打造成壹個新的“汀州府”。與本地土著大姓有所不同,在客家人的身上,承載著諸多祖地特殊的“汀州客家元素”,其中包括方言、習俗、節日、曲藝、技藝、武術、信仰、宗教、特產、飲食、菜肴、行業、建築、喪葬等各方面的文化內容。因此,近期的業內人士把這些具有閩西特征的文化統稱為“客家文化”。
據遂昌縣383部民間宗譜記載,自唐、五代、宋、元、明、清到民國期間,遷入遂昌縣境內有208姓。其中,從汀州各縣遷入遂昌的客姓有57姓(有家譜記載為證,除此另有許多客家姓氏尚未調查清楚,故汀州客姓遠不止這個數字),現今後裔約9萬余人,約占全縣總人口23萬人的40%左右,分布在20個鄉鎮和街道。其中人口超過千人以上的有吳、羅、張、陳、黃、劉、林、巫、塗、廖、賴、傅、楊、華、鄭、余、謝、曾、唐、鄧、邱21姓;千人以下的姓氏為葉、王、雷、李、蘇、姜、梁、嚴、袁、曹、蔔、闕、遊、溫、何、熊、朱、詹、項、郭、周、盧、修、魏、範、孫、上官、鄒、鐘、藍、石、沈、高、伊、方、萬36姓。
在遂昌當地,除了汀州各縣遷入的客家人,還有贛南等地的客家人遷入,他們分別是:廣昌李姓,會昌汪姓,瑞金蕭、藍、黃3姓,黎川李姓,南豐朱、黃、林、羅、何、高、蔣、吳8姓,於都(原雩都)鄒、謝、劉、鄭4姓,興國廖、楊2姓,長寧(今尋烏)唐姓,贛州唐姓,武寧黃姓,宜黃黃姓,安遠曾姓,寧都武姓,共計21個姓氏。據初步統計,這些姓氏的人口約在7000人以上。以上姓氏的家譜資料和官方人口資料顯示,在遂昌域內的汀州客家和贛南客家的後人兩者相加,共達十萬之眾,這與曹樹基教授在遂昌調查的客家人口數字基本吻合,可以說是相當接近。
曹樹基教授的《清代前期浙江山區的客家移民》壹文,是浙江客家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它對清代前期浙江山區的客家移民活動,包括移民背景、移民來源、移民分布、移民數量、移民時間以及移民社會的整合——即移民的土著化等壹系列基本問題,都作了全面闡述。
關於移民背景,它指出清代前期浙江山區的移民運動,是明末清初戰亂的產物,主要又是“三藩之亂”的產物。戰後客家移民就在這壹背景下展開,客家移民的入遷可能與地方政府的招徠有關。關於移民分布,它指出清代前期客家人主要遷入浙南山區,在行政區劃上則主要屬於處州府各縣及金華、衢州兩府屬縣的南界。客家移民也有遷入浙西山區的,但屬零星的遷移。
關於移民特點,它指出大約從明代末年開始,來自福建汀州的客家移民遷入金衢盆地的兩側山地,從事藍靛的種植。清代初年,隨著戰爭導致的土地荒蕪,移民的規模有所擴大,遍布浙南各大山區,繼而在浙西也有分布。除藍靛外,苧麻、玉米、花生是他們主要種植的農作物。在客家移民遷入的同時,來自江西南豐以及來自閩南和閩北的福建移民大量遷入金衢盆地的低丘平原中,形成與客家移民比鄰而居的狀態。
關於移民數量,它指出清初處州府九縣人口客家移民的比例,其中龍泉5-10%,麗水縣10%,松陽縣15%,景寧20%,雲和縣25%,青田縣25%,遂昌45%,而宣平縣是贛、閩移民合占70%。乾隆四十壹年,處州府總人口約90萬,客家移民約有17萬;金衢地區南部山區的客家移民大約為7萬。則三地的客家移民合計有23萬左右。
曹樹基教授特別指出:“遂昌縣的閩汀移民至今仍保持自己原籍的方言及其他壹些風俗習慣。”清初遂昌客家移民占全縣人口比例高達45%,宣平縣的贛、閩移民合占全縣人口的70%,但其中的汀州客家人的比例可能並不高於遂昌縣的45%。1958年宣平縣撤銷,其轄區劃入今日的金華市武義縣,麗水市蓮都區、松陽縣,這兩縣壹區的汀州客家後裔總人口無論比例還是總數量,都不可能高於遂昌縣,且其對客家方言及民俗等的傳承程度都不可能高於遂昌縣。因此,就客家人口比例、總量及對客家方言、文化、民俗等保存程度,遂昌都可稱是浙江客家第壹縣。
此外,遂昌的畬族人數也不少,據2020年新編《遂昌縣誌》第三十九篇《畬族》介紹:“2010年,當地畬族人口已達12983人,為雷、藍、鐘、顧4姓,分布在全縣的20個鄉鎮。”畬族歷史上是刀耕火種、開荒力田的氏族,與客家人相同,語言也非常相像,平時的飲食和服飾也相當接近,而且比當地人更勤於勞作,族群之間非常團結。他們自稱“山客”(音“山哈”),意思就是“住在山上的客人”。在宋代,畬族聚居地之壹在汀州地區,因此畬族與汀州客家人有非常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內在聯系。從明清以來,與汀州客壹起居住在遂昌的各個村莊,不能不說是份特殊因緣。
翻開汀州客家宗譜,尋其世系源流,從中發現在清初移民潮中,遷入遂昌最早的閩汀客家姓氏是新路灣鎮社楊村楊梅坪自然村的羅姓,羅潤啟於明崇禎九年(1636年)自上杭縣遷入。遷入時間最遲的客家姓氏是新路灣鎮大馬埠村的王姓,王廣義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從上杭縣才溪遷入當地。遷入遂昌客家人口和姓氏最多的是上杭縣,占全縣9萬汀州客家人口的壹半以上,有40種姓氏共200多支分支;遂昌單姓客家人口最多的是吳姓,在7000人以上;在遂昌的客家姓氏中,基本上全部為客家人的姓氏是林、塗、賴、羅、傅、巫、鄧、梁、袁、蔔、上官、闕、遊、溫、郭、修等姓;客姓祖居地(原籍地)出現地名最多的是上杭縣的“蛟洋”“大洋壩”(今上杭縣溪口鎮大洋壩村)和長汀縣的“宣河裏”“宣和裏”(即今連城縣宣和鎮壹帶);客家姓氏最多的村莊是新路灣鎮官溪村,有30余姓;客家人口占比例最高的鄉鎮是金竹鎮,約占該鎮全部人口的75%以上;客家人口占比例最少的鄉鎮是雲峰街道,約為10%上下。
遂昌客家人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境內的錢江水系流域地區的15個鄉鎮,人數占全縣客家人口的85%左右,而境內的甌江水系流域地區5個鄉鎮(街道)的客家人只占全縣客家人口的15%左右。形成的客家人口分布格局主要以遂昌西北鄉為多,而東南鄉偏少。
到目前為止,沒有資料可以表明有汀州歸化縣(今三明市明溪縣)的客姓人遷入遂昌。另外,據衢州市龍遊縣《沐塵畬族鄉誌》記載:許多客家人遷入遂昌北部的北界、應村、高坪、新路灣四鄉鎮之後,又遷龍遊縣南部的沐塵、溪口、廟下、大街等鄉鎮,壹共有三十多姓,後裔已達五千人以上。顯然,這條記載印證了汀州客遷入遂昌之後,又再次遷往龍遊等地的史實。又據《浙江通誌》《松陽縣誌》和其他資料介紹,汀州葉姓的祖地是松陽縣卯山村,大部分汀州賴姓的原籍也是來自松陽,唐代遂昌進士吳進的後裔遷往汀州,遂昌鄭姓的後人又分遷汀州各縣。這些移民遷徒情況說明了汀州的壹些姓氏跟浙西南的土著氏族有歷史淵源,通過長期往返的不斷遷移,又重新回到了祖地定居,可稱是“葉落歸根”和“還原本目”,這也許是歷史安排的巧合之處。
總而言之,客家人所具有的客家文化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傳承,基本特質是儒家文化,其精神核心是團結與奮進,其文化特質與精神內涵在海內外有深遠影響,被廣泛認同。我們要註重客家文化精神挖掘傳承,在推進地方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大力弘揚客家精神,在敦睦鄉誼、服務社會、造福民眾及賑災、助學和其他公益事業中,讓團結奮進、孝悌仁愛、寬容親善等客家優秀文化傳統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