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傳說”,是民間人民群眾以歷史劉基為依托,寄寓自己的思想、觀念、情感創造的民間文學作品。
“劉伯溫傳說”分布的核心地——文成縣,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和軍事家“劉文成公”伯溫的故鄉,位於浙江省飛雲江上遊南部,1946年由瑞安、泰順、青田三縣的邊區析置,縣名即由劉基的謚號“文成”而來,隸屬溫州市。劉基故居、劉基墓和誠意伯廟均處境內。
“劉伯溫傳說”有以下特征:傳承久遠。自發端流傳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傳承歷史;地域廣泛。密集甌越、盛傳浙東,輻射全國,遠播海外;數量眾多。單在甌越文化區流傳的“劉伯溫傳說”即達100來篇;內容豐富。涉及風俗、物產、人物、地名等各方面,幾乎涵蓋民間文學涉獵的所有領域;形式多樣。除口耳相傳外,還有曲藝、戲劇等傳承形式。
“劉伯溫傳說”的重要價值在於:認知價值。“劉伯溫傳說”中的智慧故事占有很大的比重。這些故事是長期以來廣大民眾集體的結晶,對後人起著智慧教科書作用。教化價值。傳說中的劉伯溫,是傳統道德的典範。他的道德品質是壹筆豐厚的精神財富,對現實仍有教化作用。文學價值。以它為題材的文藝作品門類齊全,流布甚廣,在民間文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借鑒其創作方法,探索其創作規律,對繁榮現代文藝具有重要意義;史學價值。傳說中隱含著某些歷史的因素,為我們提供歷史劉基的某些線索,能彌補正史對劉基記載的不足;民眾心靈史價值。劉伯溫傳說大多數是誠為虛構的,但寄寓了民眾真實的心靈,反映了民眾的整個心靈世界。
“劉伯溫傳說”傳達了浙南地域人民物質與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挖掘其中的高尚道德和人文思想,並用之來教育和感染民眾,對於發展社會主義文學事業、弘揚優秀的人文精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將起到積極意義。
“劉伯溫傳說”在 2007年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該項目的申報成功,將達到充分發揮其潛在的認知、教化、文學、史學、民眾心靈史等諸多方面的價值,並用之來教育和感染民眾,對於發展社會主義文學事業,弘揚優秀的人文精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都將起到積極作用。
劉基 字伯溫(1311—1375),生於元武宗至大四年六月十五日,卒於明洪武八年,終年65歲,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南田鎮武陽村人(舊屬處州府青田縣),明代政治家、軍事家、詩文家。晚號犁眉公,故時人稱他為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為劉誠意。他死後139年,即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被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因而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縣是1948年析置的新縣,縣名就是為了紀念劉基。
基幼穎異超群,二十三歲(1333年)舉進士。官江西高安縣丞,有廉直聲,後棄官歸。明太祖定括蒼,聘至金陵(南京),陳時務十八策,建禮賢館處之。佐太祖滅陳友諒、執張士誠、降方國珍,北代中原,構成帝業。授太史令,累遷禦史中丞,封誠意伯。性剛嫉惡,與物多忤,為胡惟庸所構陷,憂憤卒。基博通經史,尤精象緯之學。在歷史上其與姜子牙、諸葛亮並稱“三大軍師”,史稱“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偉人。劉基在軍事上輔佐朱元璋統壹天下,有“三分天下諸葛亮,壹統江山劉伯溫”之說;在文學上著作頗豐,有《誠意伯文集》20卷問世,其中尤以兵書《百戰奇略》和寓言散文故事集《郁離子》最為著名。
|